在这条奉献之路上,不能再去奢望世界的精彩,就连自己也都要完全地舍弃,想天主所想的,做基督要我所做的。就如保禄宗徒说的:我生活已不是我生活,而是基督在我内生活。
而成圣的方法就是舍弃自己,具有爱,去‘做’不断地去做。他的福传方法正如他说的:在任何环境中,不要无所事事;要避免任何过度的担忧;要常以永生角度去看一切事情。
导读:撒玛黎雅妇人经过了冷漠、尊重、接纳,进入了皈依的阶段,前文提到皈依的根本在于舍弃一切、撇下一切,这期着重说皈依的另一个结果。真正皈依的另一个结果就是在基督前坦承一切。
耶稣的被杀不是出于无奈,而是心甘情愿,为除免我们的罪恶而舍弃性命。保禄宗徒在罗马人书里这样说:但是,基督在我们还是罪人的时候,就为我们死了,这证明了天主怎样爱我们(罗5:8)。
你为什么舍弃我?(玛27:46),这动摇的、不确定的立场在卡赞扎斯基的小说《耶稣最后的诱惑》中反映得更加鲜明和突出——是背弃救世的重任苟活,还是直面死亡,让灵魂回归天国?
是的,只有在分享中,才能拥有;只有在舍弃中,才能获得。存在,从来都只能在给出中找见它的意义。天主的存在就是一份给予,一份不止息的给予。万物就是这给予的结晶。所以,天主这给出的本性也浸透着万物。
世界主教会议虽然再次重申了对处在上述情况的信友接受圣事的纪律,却也强调他们没有被天主舍弃,教会是接纳众人的家。
(谷14:36),而在身悬十字架上时,又大声呼号说:我的天主,我的天主,你为什么舍弃了我?呢!?
痛苦和死亡也从对天主的信赖中得到意义,教宗在通谕中指出,基督信徒知道痛苦是无法消除的,但能从痛苦中领会到意义,能成为对永不舍弃我们的天主的信赖,这样一来,痛苦便成了信德成长的阶段。
他没有舍弃我,在我的精神濒临崩溃的时刻,他再次施以援手拯救了我!6月19日,一位热心的天主教友———陈秀芬经理(一位民营女企业家)开车送我去了唐山五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