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避静是以讲道方式,特别邀请中国天主教主教团副秘书长杨宇神父带领,主题是:与主相遇。
圣经章节:路19:1~10 匝凯的个子很矮小,熙熙攘攘的人群挡住了他投向耶稣的视线,但爬上路边的一棵桑树,使得他如愿以偿,而正是这个因好奇而付出的努力,给了他一个改变人生的机遇——耶稣和他相遇了!
关于教宗方济各的贡献,圣座国务卿帕罗林枢机向梵蒂冈电台表示:教宗方济各起了决定性作用,这正是因为他曾写信给两国总统,邀请他们克服两国间现存的困难,找到共识点,相遇点。
为响应已故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在2003年颁发的《活于感恩祭的教会》通谕的号召,教区以实际行动来响应:“尤其应在弥撒礼仪及在弥撒外的圣体敬礼,培养对基督真实临在的活泼意识,见证基督的真实临在。
在论述了弥撒的三个部分,即圣道礼仪、圣祭礼仪和领圣体礼仪之后,枢机请在场的人默观感恩圣事“有如基督在教会内的真实临在”。枢机问道,如何看待这个如此高深又难理解的奥迹呢?
教宗在讲话中省思了耶稣与胎生瞎子相遇的事迹(参阅:若九1-41):当时耶稣在这胎生瞎子身上看到的是「一名需要获得释放的弟兄」。
因此,在大学里,两个宇宙相遇了:知识的世界和人的世界;所指的不是泛泛的人,这并不存在,而是那个特定的人、那个男青年、那个女青年,这个人有其人生经历、有个性、有梦想、有知识、道德和灵性的特质,也有自身的限度
圣座同教会一样,必须与基督有个充满活力、个人、真实及坚固的关系。圣座人员若不每日以基督的食粮为养分,就会成为官僚(拘泥形式的人、功用主义者、受雇的人):一个变得枯干,渐渐死去,被人丢到远方的枝条。
在我刚刚拿到这本张老师邮寄给我的书时,内心满是沉重,没有之前预期的那种激动的兴奋,而之所以会有这种转变,是因为我懂得张老师在这本书中所表达的内容是多么的难能可贵,这是张老师一生信仰的总结,是他在信仰道路上所探索到的最真实的感悟
只有这样,我们在弥撒中与耶稣的相遇才会圆满实现。众信徒一起在天主台前静默守候,也是教宗在弥撒讲道中谈到的一个无数次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