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姿态是典型的一个被困在自己痛苦中的人,坐在路边,仿佛除了等着逾越节经过耶里哥城的朝圣者施舍,什么也做不了。
另外,天使还说:你们要行善,凶祸便不会临于你们。施舍救济胜于储蓄黄金。因为施舍救人脱免死亡,且涤除一切罪恶。还说:施舍行义的人必然享高寿。犯罪与行不义的人,便是仇视自己的生命。
教会也鼓励人为亡者行施舍、得大赦和作补赎。(《天主教教理》1032)追思亡者,拯救炼灵还是天主教一种特别的灵修方式。
没有了神贫做基础的爱德行动,会沦落为单纯的行动主义,甚至是施舍。作为一个整体,我们有必要从教区的层面采取行动,让我们教区和堂区的活动方面,也能体现我们的神贫精神,以实际行动来支持并鼓励关注和照顾穷人。
圣经中说:你为这些人施舍一杯水,也是为我做的。这个奉献还是对人,这是一种精神。 第二点,你这个奉献是不是甘心情愿的,在你自己的选择当中,你是否情愿的度奉献生活?
匝凯就是由聪明变糊涂的典型,当智慧进入明悟之中的匝凯,下树之后愚不可及地作出了令人惊诧的施舍家产财富的决定。莫道匝凯痴,当解其中味。
因此,教会为使我们善度四旬期,所提出的斋戒、施舍,加上祈祷,是很适当的做法,可让我们与基督的注视相似。圣人的榜样、教会传福音的长远历史,给了我们可贵的指示,让我们看到促进发展的最有效方式。
但这两种意义是有相连关系的,因为对以色列人来说,施舍给穷人,无非就是把自己欠天主的归还给天主──天主怜悯了祂子民的卑贱困苦。梅瑟渡过红海以后,在西奈山上接受刻上十诫的石版,并非出于偶然。
因此,教会为使我们善度四旬期,所提出的斋戒、施舍,加上祈祷,是很适当的做法,可让我们与基督的「注视」相似。圣人的榜样、教会传福音的长远历史,给了我们可贵的指示,让我们看到促进发展的最有效方式。
教会从初期就重视纪念亡者,为他们奉献弥撒,帮助他们,以至他们获得净化后能达到享见天主的荣福境界,历代教会也常嘱咐信徒们多施舍、得大赦、作补赎或行其他善功为亡者赎罪,令已亡先祖息止安所,实乃大孝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