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主的爱心去服务,自己吃点苦不算什么,心中是满满的喜乐和甘饴。在维西的几年中,郝修女多次到法国传教士墓地仰瞻哪些传教殉难者,并从那里看到了信仰的伟大,获得了福传的动力。
2008年5月22日,46岁的杨福喜神父调到这里担任本堂。初来乍到的杨神父,看着这座潮湿、阴冷、破烂不堪,仅有14条小跪凳,最多可容纳60-70教友的小教堂,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60多位学员喜上眉稍,充满感恩,满怀憧憬,撑起了生命的暖色,散发着春天般的希望气息。
“教宗从圣咏第23篇也看到了人对天主的喜乐和感恩的回答。他说:“天主亲自照顾我,照顾我们和全人类。我没有被遗弃,没有在宇宙和令人失去方向的社会中迷失。他照顾我。
他尤喜文学,闲暇时,完成了大学中文函授课程。他又天生爱体育,不仅将5岁的儿子送到上海宝山区曹燕华学校去学打乒乓球,他自己经过请求在W镇一中教起了体育课,而且搞得有声有色。
她以不惊动大家的方式,在喜乐和悲哀的时刻赐给每个人平安和希望…。在西班牙广场这里,她居高临下,几乎是在守护着罗马城”。教宗继续说:“圣母向罗马城说些什么呢?她以自己的临在提醒每个人什么呢?
若想获得幸福,必须将世界、人生,看透、想开,常常具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豪放豁达心态,将极其短暂的旅途生命视作上天让我们表演美丑善恶的瞬间过程,因此也不必把世间的一切看得太重而恋恋不舍,却应怀着感恩的心情
例如,前三个列举的是“仁爱、喜乐、平安”,“由此可识别出一个人有圣神居住在他内”,他是“一个平安、喜乐和仁爱的人”。藉着这三个要素,我们可看到圣神。
“天主的计划放在我们手中,总是以不完美的方式来实现,然而‘上主临在于真实具体的家庭,临在于他们所有的痛苦、挣扎、喜乐和每天的抉择当中……。家庭之爱的灵修是由无数真实具体的举动所构成。
教区决定以董志远神父牵头,在刘充山、张建喜和赵希成等神父的配合下分三步走。第一步于去年12月10日召开了主题为“你们来看看”的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