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礼结束後,「始终临在」的圣神就把斐理伯带到其它地方;而厄提约丕雅人则「欢欢喜喜地往前行自己的路」。这是教宗提出第三个关键词:喜乐,「基督徒的喜乐」。
如何在我们的家庭、邻里、团体以及工作场所向人们传扬福音,展现天主的临在?如何使那些没有来参与弥撒、祈祷的人,有机会接触到耶稣基督?如何让还没有接触到天国喜讯的人认识基督的福音?
她不仅在天上,且一直临在于我们中间。以若望为代表的我们都成了圣母的儿女,我可以每天呼唤妈妈千百遍。真的,能叫声妈妈是一种幸福!
这是我第一次如此仔细地聆听金主教关于慈善方面的讲道,加上有德肋撒姆姆的临在,给我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1995年我从佘山修院毕业,1996年晋铎,然后就在家乡做本堂神父,直到两千年去美国读书。
因着那次机遇,该修会拓展到全球许多地方,今日临在於哥伦比亚、秘鲁、哈萨克斯坦、拉脱维亚、荷兰、比利时、奥地利、英国和印尼。
世人所渴望于我们基督徒的不是成功与伟大,而是在我们身上看到天主临在,看到我们爱人的热情。在主耶稣内,我们的生命就会流溢天主的爱,我们的人生就是经验到被爱与爱的人生。在享受被天主所爱中,我们日渐成长。
锺副主教于讲道中,先回顾花地玛圣母堂区的歴史及圣堂的建筑特色,他特别提到圣堂造型与大自然结合的气氛,是上主临在的象征,是要让人感到宁静、平安和接近天主。
在这个米开朗基罗所绘画的教堂圆顶下,妈妈,爸爸,有的在啼哭,有的在微笑的儿童们,爷爷奶奶和亲戚们的临在让这个小教堂的礼仪变得更加隆重,就像一个小的堂区每天的模式那样。
“信德”8月1日22期6版“请不要在教堂内说闲话”一文详尽的告诉了我们:圣堂是天主临在的地方。和天主说话,向天主倾诉自己的心愿和感激之情,表现爱的最好地方。
一位患了不治之症的病人,已到了临终末刻,他妻子打电话叫我去助善终,我是和几位教友同去的。到了他家,我们看到他神志清醒,并知道他领过一次终傅圣事,想必灵魂上清洁妥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