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看到儿童能够那样地全心信赖,也就可以学习以真正的信靠之心呼求:“阿爸,父啊”!(待续)
记得我第一次进教堂,弥撒后几乎拥挤窒息,出得堂后呼吸了几大口新鲜空气才缓过神来,一台弥撒留下的记忆只是前面的脊背和几声清脆的铃声,神父长啥样都没看到。在这小堂内,我补了礼,也初领了圣体。
我们的生命在圣神内是一首丰饶柔美的诗,我们的一呼一吸,直到最后的一口气停止,都有圣神之爱的引导,并且不分先后、贫富、愚聪,并使孤独不幸的人、迷途者、被轻视的人以及世界上最后一个弱者,最终得到最好的抚慰。
当太阳变得昏暗,紧接而来的是救人的肯定,凡呼求上主名字的人,必然获救,必有救援。
为做好这样的祈祷,事前必须呼求圣神光照、协助、摒除杂念,专心与天主交谈。要面对现实,将自己每日的工作、挂虑、烦恼、困难、遭遇、挫折、痛苦、疾病等,都呈献于天主,与他磋商,求他指教,顺从他的旨意。
当您呼吸到新鲜的空气,看到美丽的树木和漂亮的花草,当您看到广阔的天空以及日月的运行,通过默观,您会发现同样存在的天主对您和整个人类的爱。
凡聆听天主召叫的人,面对如此众多遭到排斥、伤害和抛弃的弟兄姊妹的呼求,是无法充耳不闻的。每个圣召皆向传教使命开放,在最需要光明和安慰的地方,成为基督临在的标记。
而人类对天主充满了饥渴、要邀请和引领其走向活的食粮和活水,就像撒玛黎雅妇人在雅格伯井边同基督相遇、对话那样。
然而婴儿不是婚姻的必然果实,而是天主恩赐给婚姻至高无上的礼物就是一个有位格的人(创30:2)。不该把婴儿视为被占有的东西,如果这样,将成立所谓的对子女有权利。
1986年,为了使大公会议的精神更加具体和明了,前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委托现任教宗——当时的拉辛格枢机——领导编写《天主教教理》,并于1992年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