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堂中央设置一棺柩,罩上黑色追思布,布上缝有白色大十字,前端绘有白色骷髅头。棺柩两旁放着素花与绿色盆草及蜡烛。主礼身披黑色(或紫色)圆氅衣,与辅礼者来到棺柩前,信友们围绕在四周,为众亡者诵经祈祷。
圣十字若望、托马斯·默顿、大德兰等灵修大师的著作成了我依依不舍的枕边读物。默观神修的前提如果没有正确的神修理论指导作灯塔,作导航,终会迷途,无法前行的。
在圣周五的最後一刻,耶稣在十字架上为右盗的苦痛操心;在复活主日的清晨祂又为玛利亚的悲痛与爱劳神,因为这就是耶稣的作风,祂是一个热爱交往的人。耶稣从不看人的罪过,只关注人的苦难与需要。
「一位在十字架上赤身露体并给予宽恕的天主,将是一个扰乱之举,祂必将移除人类坐在其上的无数炸弹的导火线」。天主不只是「全能的天主,更是爱众人的天父。
耶稣死在十字架上,但祂的死亡是信德见证最盛大的庆典,一如许许多多殉道者的死亡,以及几个世纪来当代世界真正使徒的死亡,例如:马希连·国柏(MaximilianKolbe)、埃迪特·
主教在讲道中细致分析了福音中的若望,在晚餐时唯有他问谁背叛了耶稣,也是在十字架下陪伴的唯一宗徒,并先于伯铎到主坟墓,这些说明了若望与耶稣有着心意相通且极其密切的关系。
我们不能与天主‘做交易’,而应跟随那在十字架上舍弃自己,舍弃到底的耶稣。比喻的最後,父亲重获失而复得的儿子,并将他交给他的哥哥,心中怀着最大的喜悦,那种再次看到兄弟团聚的喜悦。
我们要仰望十字架上的主耶稣,领悟他的牺牲、救赎和大爱。因此,我们才会逐渐清除这些本性中的垃圾。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9月14日光荣十字圣架庆日,在圣伯多禄广场主持公开接见活动。他在要理讲授中表示,教会的牧人不应疏远群众,而要效法基督,与穷人打成一片,带给他们天主的救恩。
教宗强调,耶稣也曾生活在暴力的时代,但祂不知疲倦地宣讲天主无偿的爱,为人指出一条非暴力途径,并在这条路上走到底,直到被钉在十字架上;耶稣藉着十字架实现了和平,摧毁了仇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