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青年人就是纳匝肋人耶稣基督,他带着他的门徒们,以及跟随他的人。而从城里出来的人群是陪一位母亲去安葬她的独生子的人们。非常有趣的图像:城里的人哭泣着走出来;城外的人喜乐着走进去。
圣女玛达肋纳是当时城中有名的罪妇,耶稣从她身上驱走了7个魔鬼。她听从耶稣的劝告,从此回头改过,告别罪恶,在耶稣3年传教期间,出于对耶稣的热爱和圣母一起热心服侍耶稣和耶稣的门徒们。
在刚开始公开传教时,耶稣在纳匝肋的会堂向俘虏宣告释放(路四18);在耶里哥税吏罪人匝凯家里,祂宣称人子来,是为寻找及拯救迷失了的人(路十九9)。在十字架上,祂最後的举动证实了救恩计划的实现。
本笃十六世在他的《納匝肋人耶稣》第一部就曾经提到过:“天主预许给我们的,也不是一个自动发展、运作的世界,…这个旨意创造了正义,其中包括我们同意天主的观点,并藉此在人间发现这个正义的尺度。
架上耶稣面孔和肋旁的鲜血历历在目。瞻仰基督苦像的同时,令人不禁要为天主圣子忍辱受苦牺牲性命来救赎人类的恩典感恩,并求天主终止病毒疫情。苦路礼仪结束前,教宗降福了大家。
在福音中,我们被带到一个卑微的地方——纳匝肋,在这个卑微的地点,有一个特殊的恩宠被给予,有一个特殊的喜讯被宣告,有一个谦虚而热情的女性被祝福,她的名字叫玛利亚。
顺便说一句,教宗最喜欢的圣人是里修的小德肋撒!3、在马耳他的意想不到的祝福当教宗方济各在4月初访问马耳他时,一对新婚夫妇得到了意想不到的祝福。
耶稣肋旁为长枪刺透,是耶稣为人舍生,达到爱的最高境界。基督在其洞开的圣心之图像下,所表现的无限慈爱,以及所赐下的丰富恩宠,期待我们了解基督之大爱后,能以爱报爱,是最好的补赎方式。
但圣方济各沙勿略是传教主保,和耶稣圣婴徳肋撒一样。一位传教士启程的时候就是伟大的。有许多许多神父、平信徒、修女们去从事传教事业,甚至是从意大利出发。
可是遗憾的是,我当时听不懂,经常打盹,等到唱阿肋路亚和互祝平安的时候才会醒过来,现在想想十分后悔,当时也没有好好的学习天主教知识,没有事事依赖天主,后来才没有好的结果,不过现在回看我所经历的一切,天主都是在缓缓的引导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