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说:“你们要做地上的盐,世上的光,好叫人们认出我是你们的在天大父”,深入教外人群中的传道员,其言行尤为重要,于是她们形成几条不成文的规定:(1)提前到达,最后离开,中途不退;(2)轮到一个人主持时,
这是同道偕行教会的一个形象:上主召叫我们,当我们坐着或跌倒时,祂扶起我们,赐给我们新的视力,使我们在福音的光照下看见世界的不安和痛苦。
我们能跳脱单纯的活动策划,在圣神的光照下辟建牧灵的途径。”(《综合报告》,2.l)3.最后,我敦促各位,在你们之间和你们与你们的主教之间,凡事都秉持着分享的精神和兄弟情谊。
教会与世界的生命,唯有在世代交替的光照下,才能被人理解。拥抱长者能帮助我们领悟:生命不只是当下的片刻,不该浪费于肤浅的相遇与短暂的关系中。相反地,生命不断引导我们走向未来。
平信徒更是透过对社会及其专业的投身与贡献,成为天国的“盐、光与酵母”。一路陪伴圣召由此可见,牧灵工作者与圣召神师,特别是灵修导师,不应害怕以天主的教育陪伴方式,怀抱希望、富于耐性的信任去陪伴青年。
换言之,遵法使天主的子民成为世界的光与见证(参玛5:14-16)。二、关于敬拜独一的天主问4:梅瑟为什么强调不要制造神像?
今天的教会也一样,作为“圣洁的民族”,蒙召在世界中忠诚地履行天主的法律,作光作盐。《申命纪》第28章问答问1:本章是梅瑟演讲的哪一部分?主要内容为何?
这正是大德兰修女呼吁我们在今日生活中实践主基督的圣言:“照样,你们的光也当在人前照耀,好使他们看见你们的善行,光荣你们在天之父。”(玛5:16)
但是,成长是一个过程,无论国内国外都必须在自己的特定条件下走向梵二为大家指出的方向,举例说:在社会中作盐作光、走出自己而保持身份、谦虚服务而在必要时敢于与众不同、重视圣统制而同时坚信天主子女基本上的平等
有一个叫戴光清的男病人,已经65岁了,一天,他忽然得了中风症口歪眼斜,不能说话,薛玲和另一位学过医的黄丽秀修女对病人进行诊断后,立即给予治疗,她们一边打针输药,一边默默地祈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