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德网据亚洲新闻网讯基督徒要忠于领洗时的誓言和使命,尤其在“布满痛苦,暴力,和多年来未能解决的问题的中东,基督徒被招叫,在耶稣和解与和平榜样的激励下,本着宽恕与慷慨的精神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跨入世纪门槛的中国教会——中国教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陈宾山 世纪之交,人们习惯于蓦然回首,用总结性的眼光来回顾历史的沧桑巨变,从中吸取教训,并预测未来的发展方向。
但教宗补充说,这一痛苦的现实只是「特殊的情况」,重要的是反思为什么发生在我们的教会内。
“以和平的福音的名我们维护人的价值,以较贫穷和被排斥的人为优先选择的对象。”这是危地马拉的主教们在所举行的年度大会结束时发表的文告中做出的劝勉,这份文告的题目是“我们保持活跃的希望”,于几天前公布。
”、“杰出的思想家”、“关注众生的物质需求”、“热爱基督”,以及秉持“卓越理性”的基督徒并具有“无限及不安于现状的智慧”。
他如今仍向我们这个时代的男女说话,要求我们不仅阅读和研究他的作品,更要聆听他的心声,效法他迈向幸福,即天主无限和永恒之爱的道路。
教会的世俗化与社会的神圣化——以当代中国宗教公益事业为例(概要)、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魏德东教授最近30年来,中国社会进入急速的现代化时期,宗教与现代化的关系也随之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课题。
教宗提到《父亲的心肠》宗座牧函和《路加福音》叙述的慈父的比喻,强调温柔“首先不是一种情绪和情感的问题”。
教宗通谕的第一部分谈的是:爱在创造和救恩史中的一致;第二部分则谈论:爱德,教会作为爱的团体对爱的实践。
虽然圣经上没有纪录细节,但是从生理和解剖的观点,我们还是能够深入看到主在受难过程中必定经历的事情。纳匝肋人耶稣的身体在最后几个小时所遭遇到的是怎么样的折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