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8月20日展开的研讨会,标题为“从策肋定五世到方济各:一个怀抱怜悯和希望的教会”。
教宗与病患者在一起教宗方济各1月10日发表第31届世界病人日文告,主题为“‘小心看护他’(路十35):怜悯作为实践同道偕行的治愈之道”。一年一度的世界病人日在2月11日举行。
“怜悯”是当天殡葬弥撒福音中的核心,克拉耶夫斯基枢机讲到,怜悯是“天主的语言”,是天主的风格,正如教宗方济各多次强调的那样,它由关怀、同情和温柔组成。这是一种与最脆弱的人相处的必要态度。
在这种情况下,整个教会对他们的关怀和温暖应该更加亲密与火热,应该以怜悯的态度表达出来;怜悯不是可怜,怜悯是与他人共苦,与他人同难,关怀受苦者,给予一句话、一个爱抚,但要发自内心。这就是怜悯。
通过学习,使修女们的传教热火又一次点燃,对自己的圣召和人生的价值也有了更深的认识,增强了对整个自然界的同情和怜悯之情。修女们表示:“我们将会以一个崭新的面貌去面对人生。”
曾几何时与世俗并行不悖的你可曾聆听到有一个执着的呼唤归来吧,迷失的羊曾几何时与肉身相濡以沫的你可曾觉察到有一个深情的眷念归来吧,迷失的羊曾几何时与魔鬼戮力同心的你可曾意识到有一个怜悯的期盼归来吧,迷失的羊曾几何时与耶稣擦肩而过的你可曾意识到有一个真诚的呐喊归来吧
在那样的背景下,我得到了确认,怜悯(compassion)是基督徒可以而且必须走的道路,以见证基督救世主,并且同时遇到伟大的宗教和文化传统。关于怜悯,让我们不要忘记主的三个特点:亲近、慈悲和怜悯。
这些圣经中的片断,为我们这些在各个方面负有责任的人提供了重要的洞见,无论我们负责家庭、教会、公司、市民组织、志愿者团体、政府、体育界……这里有五项极为重要的教训出自圣经。
因为透过圣经的启示,我们看到祂如何在整个人类历史中,显示他的照顾、怜悯、陪伴与提携。救恩历史中许多的行动都明确展示了祂的慈悲为怀,以良善克胜惩罚和毁灭的处事态度。
他没有恳求恩宠,而是介绍自己:为他本身、为他的生命恳求怜悯。这是非常美好的请求,因为是祈求怜悯,即天主的同情、仁慈及祂的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