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使我们成了天父的义子、耶稣的昆弟,把我们从魔鬼的奴役下解放出来。我们一定不能辜负给我们说情,替我们赎罪、拯救我们的兄长,我们要紧跟他,直到回到天父的怀抱。
梅瑟只在这山顶上眺望眼底下的福地,这是他率领天主的以色列子民脱离埃及的奴役,经过红海,进入西奈半岛,在旷野渡过四十年流徙岁月之后,终于抵达的目的地。
教宗指出,“我要歌颂上主,因为他获得全胜,将战马和骑士投于海中”这犹太人出红海后唱的歌词,我们在守夜礼中为所有民族的获救而再次高唱,因为,基督的死亡与复活将全人类从罪的奴役中释放出来,为人类打开了通向真正预许福地
唯独替自己祖传的文化傅油,才能使我们的城市摆脱这些新的奴役形式。教宗说:「我们司铎有如贫穷人,我们渴望在施舍赈济,触碰乞讨者的手,注视他们的眼神时,拥有那贫穷寡妇的心肠。
基督的复活更是穷人、边缘人士,以及在当代社会受到各种奴役者的佳节!此外,十字架也对权势者、强大的人,以及那些自我感觉良好、必胜无疑者带来讯息。这讯息乃是爱和救恩,提醒他们,最终他们与每个人的命运一样。
接著,教宗向神学家们发出呼吁,说:「在这不断走出自我、与他人相遇的旅程,神学家应当做个怜悯的人,面对许多人受压迫的生活、今日的奴役现象、社会灾难、暴力、战争,以及许多穷人蒙受的莫大不义,神学家要心受触动
没有圣神的火焰,预言就会消失,悲伤就会取代喜乐,习惯就会代替爱,服务就会变成奴役”。接着,教宗绘出一幅画面:恭放圣体的圣体龛旁点燃的油灯。
在此概念下人就会被欲望所奴役,理想即便实现。也往往会以牺牲别人为代价;以居高临下地蔑视他人为快乐;以个人财富和业绩为光荣。这样的理想即使富有,仍然是贫困的;即使有名,仍是卑微的;即使有位,仍是低贱的。
教宗在弥撒中讲道时,谈到天国与做精神上的孩童之间的关系,以及天国与我们从奴役中获得释放的喜讯、和平的途径、权利、正义这一切的关系。
是他为了救赎我们摆脱罪恶的奴役,承受了世界上最大的痛苦,是他高举了十字架,彰显了他无条件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