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病患和遭遗弃的人彷佛都在不停重复耶稣的这呼喊,因为他们同属於耶稣的肢体,正如《格林多前书》所记载的:「若是一个肢体受苦,所有的肢体都一同受苦;若是一个肢体蒙受尊荣,所有的肢体都一同欢乐。」
当晚礼仪的读经选自《匝加利亚先知书》,阐明上主是善牧。教宗在讲道中指出,这段经文传达了双重讯息:合一的讯息与羊群失散的原因。
教宗随後转到《耶肋米亚先知书》的章节,说:凡信赖世人,以血肉的人作为自己的臂膊的人,也就是说,凡信赖自己可以管理的事务,信赖虚荣、骄傲和财富的人,必会远离上主。
正如达味在圣咏集中说的:“我多次流离失所,你都知悉,我的眼泪,聚在你的皮囊里;岂不是也写在你的书卷内?”(咏56:9)圣经中论及那些欺压弱小者的人说:“寡妇的泪,岂不是沿颊流下来?
耶肋米亚先知书上说:“你们呼唤我,我必回答你。把伟大和你不知道的奥秘事情告诉你。”(耶33:3)。所以耶稣也曾教导他的门徒该时常不断的祈祷,不要灰心丧气。
羊角号在《梅瑟五书》、《塔木德》律法书和后来的犹太经师文献中经常被提及。亚巴郎的信德按照犹太传统,吹响羊角号是为纪念信德之父亚巴郎在摩黎雅(Moriah)山从命献子的史迹。
读经一恭读亚毛斯先知书8:4-78:4“你们这些压榨穷人的人哪!你们使世上的弱小者无法生存!你们应该听着。”背景:亚毛斯是公元前8世纪的先知,出身犹大的乡村,却被召叫到北国以色列宣讲悔改。
约纳先知试图逃避天主的召叫,不愿为天主的拯救计划服务。教宗方济各称约纳是一位走出去的先知,也是一位逃跑的先知。天主派他去边缘地区,去尼尼微,即今天的伊拉克境内,向城里的居民宣讲悔改。
当天礼仪选读的第一篇读经讲述了上主藉着哈盖先知的口发言,邀请我们「细心考虑」我们的生活模式。在这段经文中,先知两度规劝百姓:「你们应细心考虑一下你们的行径!」
看了一遍,就去还书,向主教说,书太难,看不懂。主教问我看了几遍,我说仅看了一遍,主教说,哲学书看一遍不可能看懂,要细读研读,要钻研,才能看懂,让我拿回去再读三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