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罗马弥撒经书总论》 解读(第72-74号)
2025-09-26

问答解读问:耶稣在最后晚餐中为什么要制定「祭献」和「圣筵」?答:因为耶稣知道祂即将走上十字架,为我们献出自己。祂在晚餐中,先用饼和酒预先表达祂的牺牲,把十字架的祭献留下来,使它能在教会内不断重现。

《罗马弥撒经书总论》 解读(第13-15号)
2025-09-09

解读问:为什么在礼仪中使用本地语言很重要?答:使用本地语言可以让信友更清楚地明白弥撒中正在庆祝的神圣奥迹。这样,大家不仅在心里参与,也能真正理解和体会圣祭的意义。

父爱深远 基督教牧者解读父亲节
2011-06-17

圣经里面说你们既为儿女,就是后嗣,就是神的后嗣,所以基督教里神和人的关系是父子的关系,父亲节对于基督徒来说是否有另外一种解读呢?很多基督徒在博客论坛上发出帖子祝愿所有的父亲节日快乐!

教宗新书摘要:《我们的大地母亲──从基督信仰观点解读生态挑战》
2019-10-18

教宗新书《我们的大地母亲》(梵蒂冈新闻网)教宗方济各在新书《我们的大地母亲》中写道,一切在善内、在爱内彼此息息相关(参阅:《愿祢受赞颂》通谕,42号、56号);正因如此,只

罗马:圣座新闻室主任隆巴尔迪神父客观解读圣父的2013年世界和平日文告
2012-12-17

我们请大家全面客观地解读这份文件。

托尔涅利:从纽曼枢机的观点解读非基督徒物品
2019-10-23

亚马逊原住民游行到圣伯多禄广场参加礼仪活动(梵蒂冈新闻网)10月4日在梵蒂冈举行的礼仪中使用的三尊亚马逊传统木制雕像日前遭盗窃且被抛入台伯河。针对此事,圣座传播部编辑主任

教宗勉励世界主教会议神长以天主的心解读现实,给圣神的行动腾出空间
2015-10-06

教宗在致词中强调,世界主教会议不是国会,而是教会以天主的心来解读现实的会议。教宗还勉励与会神长们要秉持使徒的勇气、福音的谦逊和充满信赖之情的祈祷,给圣神的行动腾出空间。

身份、信仰与慈善事业——《魏特琳日记》一个角度的解读简记 | Identities , Faith And Philanthropies—One Abbreviated Record of Jinling
2014-10-29

本文从身份、信仰与慈善事业的特定角度,既解读该日记文本的客体内容,也藉以反观日记作者的主体情状,从两者结合上探析魏特琳的宗教精神与慈善情怀,体察她和她的日记作品所蕴蓄的宗教与世俗双重境界的微妙关系。

寻找他人长处
2014-09-18

主日天的清晨,常常会看到有些教友开着车送自己年迈的父母进堂参与弥撒。进堂的大铁门一般都是虚掩着的,能明显看出两扇门之间错开着。门卫李师傅早早在堂院里忙着扫地收拾卫生。

抬起头,低下头
2014-02-07

上小学的时候,我学骑自行车,刚开始骑上去后,我总是低着头,两眼死盯着自行车的脚蹬子,结果总是歪歪扭扭,不走正道,还经常摔倒。后来父亲对我说:别老盯着脚蹬子,抬起头往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