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神父告诉“信德”通讯员:自‘梵二’后,天主教积极与其他宗教展开对话,因此‘肯定自我,欣赏别人;学习别人,丰富自我’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时常隐藏自己和自我封闭,创建很多难以接近和不好客的孤岛,人类最基本的关系有时无法互相开放:封闭的夫妻,封闭的家庭,封闭的团体,封闭的堂区,封闭的国家等等。这不是天主乐见的!这是我们的罪过!
教宗说:经师们心灵封闭,觉得他们是自己的主人;实际上他们是孤儿,因为他们与天父没有父子关系。他们确实也谈论自己的父辈,例如我们的父亲亚巴郎、圣祖等等。他们虽然谈及,却好似在谈论遥远的人物。
他说自我孤立永远无法在文化上成长,认识其它文化则是成长的良好时机。 教宗指出:要是我们自我封闭,只掌握原有的知识,我们就无法在文化上成长。
但他是一个封闭的人,封闭在自己的小小世界,一个宴乐、服装、虚荣和朋友的世界之中。他是一个封闭的人,封闭在虚荣的泡沫里。他没有能力看向远方,只能看到自己的世界。
教宗指出:如果个人和团体可以自由且充分地参与公众生活,作出自己的贡献,和睦共处的氛围就能得以实现,在这样的氛围中不同文化和传统就能透过对话和融入、而非封闭或对立的态度,来保护各自的价值和习俗。
因此,基督徒不可自我封闭,否则我们将浑身满是封闭的臭味。善牧将亡羊背在肩上的图像象徵耶稣对罪人的关切和上主绝不容许任何一个人掉队的慈悲。善牧是唯一的真主角,一切都得仰赖祂。
要提升自我管理水平,促进我国宗教健康传承。沈斌说,只有教规整肃,才能纯正信仰;只有教风严整,才能树立形象。教风问题关系到宗教自身的健康传承乃至生死存亡。
我们所犯的罪或一些陈年陋习大多是肉身的欲望所致,而制服肉欲,单靠自我能力,很难奏效。比如戒烟,每一位烟民都知道吸烟有害健康,损人又不利己,但戒起烟来却是难上加难。
养成在封闭的教会微气候中生活对我们无益;分享开阔和充满希望的视野并以谦卑的勇气打开门走出去,则对我们大有裨益。教宗指明,为了领受安慰,还需一个基本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