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索笔下的乌龟之所以赶过了兔子,他的前提是那只兔子贪得有厌,还有知足常乐的品德。
幸福在于能知足常乐,因为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再有,福祸是相依的,犹如《老子》第五十八章所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若不返躬内省,而徒向外弛求,则求之有道矣,得之有命矣;内外双失,故无益”。知足常乐的“俭用”生活方式:正如圃翁所言,“富贵贫贱,总难称意,知足即为称意。山水花竹,无恒主人,得闲便是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