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灵魂能不能得救,不是单方面的信仰,也不在乎你念了多少经,信了多长时间,它是一个与上主合作的工程,一个永远追逐耶稣基督的结果。当耶稣传教时,曾经告诉过人们:“努力生活走窄门就可以得救。”
通告这段话引自教宗本笃十六世的话是在重申:在完全尊重宗教信仰自由的前提下,每个人有权利认识使他获得救恩的真理,而每位信徒也有义务宣讲这个真理。
罗萨诺枢机十二月三日回复辛力社说,传媒误解了他的意思,他不过是重复圣保禄不赞同同性变的教导,「我从没说过某一同性恋者不会得救,他是可以得救的」。
“人类和宇宙历史的目标与完成涉及每个人的永远得救。因此,我们必须努力以反映在教会身上的基督之光来照耀所有的民族。就因为如此,散居在全球各地的基督信徒都努力工作,忍受痛苦,奉献出自己的生命”。
在弥撒讲道后,袁广义神父对即将领受派遣的传道员唱名后,张宪旺主教致训词,他说:正如保禄宗徒所说:如果你口里承认耶稣为主,心里相信天主使他从死者中复活起来了,你便可获得救恩,因为心里相信,可使人成义;口里承认
福音中耶稣被问道:“主啊,得救的人果然不多吗?”(路十三23)在耶稣时代,这是一个备受争论的议题。
耶稣在福音中谈到永恒的得救,邀请人从窄门进入天国。 福音中有一個人问耶稣得救的人果然不多嗎?耶穌回答说:你們竭力由窄門而入罷!这是耶稣关于得救道路的教导。教宗于是问道:我们应该从哪个门进入呢?
诺厄在灭绝其他人的洪水中得救的记述甚至是基督信仰神学思想发展的关键(伯前3:20)。犹太教的后期思想从诺厄及其家庭在淹没其他人的洪水中得救的故事里,看到了幸存的以色列圣徒的象征。
(《在希望中得救》,第31号)这位从起初就爱了我们,并爱我们到底的天主,在现如今不也一样深爱着我们吗?而我们现在不是也可以爱他吗?这样,天国岂不是在如今就可以临现,基督徒的希望岂不因而是非常现实的吗?
你们得救是由于恩宠,藉着信德,所以得救并不是出于你们自己,而是天主的恩惠;不是出于功行,免得有人自夸。(弗2:8-9)我决不愿使天主的恩宠无效,因为,如果成义是赖着法律,那么,基督就白白地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