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神哲学家圣托马斯·阿奎那(ThomasAquinas,1225-1274年)认为:哲学与神学无论是在认识目标或者认识对象上,还是在研究问题的角度和方法上都有根本的区别,但这种区别并不妨碍哲学与神学达到同样的真理
这位神秘的老人又指点儒斯定如何找到古代的先知作向导,以便找出抵达天主那里和进入真正哲学的道路。在长期跋涉寻找真理后,儒斯定终于找到基督信仰,结束了他艰苦的旅途。
曾在伊巴丹圣伯多禄保禄小修道院、伦敦大学和伊巴丹大学就读;获得哲学硕士学位和宗教哲学博士学位。曾出任奥约联邦教育学院助教和教授;在阿考卡和拉格斯宗教和伦理教育学院、圣若瑟大修道院执教。
在天主教的教义与思想体系中,“爱是天主的本性”这一命题具有核心地位,可从哲学和神学两个维度进行论述。
陈神父从我们的祖先对于万物本源的探索开始,提到了人类历史进程中对于万物本源的研究所经历的各个阶段,从最开始的神话传说到古希腊早期的哲学家泰勒斯、阿拉克西曼德基于自然界的物质和现象的探究,再到克塞洛芬尼和古希腊早期的三位哲学家用秩序
9月21日,是北京教区李山▪若瑟主教的晋牧日,也是部分神父的主保日和晋铎纪念日,更是中华传统节日中秋佳节。值此重要日子,李主教特别来到修院,慰问培育团神父、修女、修士、职
改革开放以后,为了能够回国探亲,鉴于当时台湾和大陆的关系,金蒙席便毅然辞去了台湾国立政治大学哲学教授的职位,重返菲律宾,并于1980年冬,第一次从菲律宾回国,踏上了他已阔别30年的故土,得以与年近八旬的老母和亲人团聚
随即,由顺丰速递寄来了辅仁大学第八届士林哲学讲习会邀请函。由此开始了宝岛之行。一、缺失士林哲学课程的尴尬到了台北才知道这是专门为大陆各高校年轻学者们设置的年度士林哲学讲习会。
1950年,在菲律宾马尼拉圣若瑟修院攻读哲学和神学。1955年在马尼拉晋铎。1963年,在菲律宾圣多玛斯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
教宗说这位大神学家可能于第二世纪中叶诞生在希腊雅典,继承了先人对哲学的爱好,这个爱好使他成为基督信仰传统中,信仰与理性对话的掌旗人。年青时便前往埃及亚历山大,这里是当时不同文化交会的重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