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为作者不同于以往研究者把基督教作为文化影响因素的思路,而是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基督教文学的角度来重新考察和阐释现代文学中的相关作品,所以当我们重新走近冰心的《画———诗》、《晚祷》、《相片》,许地山的《缀网劳蛛》、老舍的《黑白李》
李神父每天非常忙碌,不仅要为教堂的大小事操心,而且要为新建的幼儿园忙碌。由于参加避静,那几天只留下一位修女,她每天既要去幼儿园劳动,又要照顾好我们的一日三餐。看到他们这样操劳,我们也备受鼓舞。
(摘自李向平博客·随笔)
在教堂院子里,她遇到了比她小10岁的教友李淑云,是个传教的积极分子,她激动的给她讲述她的过去,她皈依的历程,她皈依后的内心无比的喜悦之情。可能是她的喜悦感染了她,她彻底的改变了。
李学淑修女感慨地说:我们很高兴代表中国天主教会及海内外众多的爱心人士到一线服务灾区同胞,政府领导及各位神长来灾区一线看望我们,这是政府和社会对我们服务的肯定和认同,也会激励我们尽心尽力继续做好赈灾工作。
利玛窦去世后,徐光启、李之藻在传教士龙华民、邓玉函、汤若望的帮助下修订的崇祯历法,从清初一直用到近代。
(全文完)摘自李向平博客
他的好朋友李之藻、杨廷筠,也在等待着上主的接纳。 这三人皈依天主教的消息,立即轰动朝野,被称为明朝天主教的三立柱。 徐光启对西学的钟情,毫无疑问是受益于朋友。
利畸神父(台湾史书译李科罗,VictorioRic-ci)是多明我会来华传教士。在华期间与郑成功父子交往甚密,曾作为郑成功的使节出使马尼拉,留下了一段中西交流史的佳话。
凤翔教区主教周维道和李镜锋从监狱一出来,她就接到家中,细心照顾,热情款待,领着他们看望教友,收集离散的羊群。九十年代末,一位神父、一位修女先后在电脑培训班学习数月,都是她每日三餐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