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上主常在的象征,预示着祂与以色列民的恒久盟约,也象征信友不断的祈祷与奉献(参《加略山祭献》)。问2:司祭处理灰烬有何特别规定?
问2:梅瑟独自上西乃山的意义是什么?答:象征人与天主的亲密相遇必须在静默、隔离中完成。此举强调了祈祷与默观的重要性,也体现梅瑟作为中保的角色。
答:因为梅瑟迟迟未从西乃山下来,百姓失去耐心,信心软弱,就要求亚郎制造一个“神”带领他们前行(参出32:1)。问2:亚郎是如何回应他们的要求的?
后来在上海佘山修院读书时,选修的外语是法语,读了四年法语。在书本上,算是对法国的方方面面,知道的相当多了。到欧洲后,虽然到过法国两次,但是,都是擦肩而过,没有久留。
4.问:以色列人何时开始从西乃山出发?他们的行军有秩序吗?答:他们在第二年二月二十日起程,按照天主吩咐的次序有序出发(户10:11–28)。出发时有云彩引领,约柜走在他们前面三天,为他们寻找安歇之处。
北界:从地中海延伸至曷尔山、哈玛特关口、责辣得、直到哈匝尔厄南(34:7–9)。东界:从哈匝尔厄南到舍番、经黎贝拉、至基乃勒特海(即加里肋亚湖)东岸,再延至约但河和盐海(34:10–12)。
1974年赵江勤为了涨薪水而参加职称考试,于是去太原进修学习,期间为了买到圣经,他专程去了太原的主教府。
前两个教区的主教座堂及主教府分别设在北京和正定府。直隶东南代牧区的首任代牧是郎怀仁主教。他在1857年在保定安庄晋牧。
当时有一大群人,耶稣上了山来教导祂的门徒们,所以这次的宣讲被称为山中圣训。在圣经中,山是一个天主自我启示的地方,同样,耶稣如同新梅瑟在山上施教,如此,祂显示了自己是神性的导师。祂教导了什么?
笔者本人也有幸接触过德肋撒姆姆,那是1992年,笔者还是佘山修院的修士时,德肋撒姆姆访问上海,并造访佘山修院,我们一起在山顶参与弥撒,之后,她在修院的小圣堂给我们用英文讲话,并由当时在修院授课的香港宝血会的刘赛眉修女给我们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