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不是梵二(梵蒂冈第二次大公会议)精神的延续? 塞佩:刚刚谈到,受基督福音精神的驱使,教会从一开始就投身于服务社会,这是爱的表现。万民福音部按照耶稣的精神,向万民传扬福音,去见证基督爱的精神。
差一年你就要大学毕业了,你的父亲和我盼望着在你大学期间至少还有一次机会能在一起进行复活节聚会。 戴维,自从你回了学校之后,我们之间有关神父的谈话一直还映在我的脑海里。
我经常带教友们去朝圣,每周举办不同主题的聚会,有时候也组织教友们野炊等,通过这些活动引导教友加深对信仰的认识,更加热心积极地参与堂区活动和服务,培养他们的堂区归属感。就这样,我热火朝天地忙活了六年。
[沙百里,《中国天主教指南》(新加坡:新加坡中华公教联络社,2014),页数24] 另外,梵蒂冈第二次大公会议(梵二)改变了教会及神学教育的目的及内容,令神学教育于近年变得一方面更普及化、但另一方面却更学术化
1965年曾赴罗马参加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
虽然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就已经提出信仰/神学本地化(Inculturation)的思想,但中国教会在本地化方面依然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10」(罗十二10)在此,我们应回想起梵二大公会议对司铎的恳切鼓励:「司铎应该诚心承认并促进在俗信友的地位,以及他们在教会使命中的本有职分,(…)。
让教友们放开手脚传福音谈到怎样跟教外朋友传福音,白万庆认为,可以先让十家八家的教友们在家庭中进行小型聚会,并邀请教外朋友前来参与,等时机成熟了,再领他们到教堂中来。
有一个安徽女孩带领的小组领洗人数最多,这个女孩在动物园批发市场卖服装,再忙再累,一到聚会的日子都从商铺打车到堂里陪伴她的组员,平日她还关心组员们的生活,时刻发短信与他们保持联系。
任江峰说:“‘恩爱圈’的聚会,渐渐地把我引上了信仰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