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聆听了他们,我聆听他们被侵害的痛苦,我这里重复一次:在教会内为所有人都有位置,是所有人,确实是所有人,但我们所有人都要受审判。但教会内为侵害没有位置,为掩盖侵害没有位置。我要求众人:不要掩盖侵害!
圣人,一方面是指一个人的存在状况,另一方面是指一个人和天主(神)以及其他人受造物的关系。一个人的存在状况,也就是他/她的生命本质。生命的本质自然就会表现在和天主、和其他人、以及和所有受造物的关系上。
由于种姓制度的关系,达利人在社会上被边缘化,在政治上的参与远低于适当比例,在经济上遭剥削,在文化上受压抑。在印度,约有80%的基督徒,其出身背景为达利人。
于是他找到负责人,讲述了自己的遭遇和内心的无助,负责人对他说:“不要担心官司怎么打,这是你受考验的时候,重要的是看你如何做,如果你很好地坚持走信仰的路,热心祈祷,依靠天主,到时候一切都会没事的,不用担心
理性:这是天主赋予我们每一位受造物,特别是人类的宝贵天赋。透过我们的理智、观察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我们可以在受造界中发现造物主的印记。
教宗强调每位基督徒受召宣讲使人自由的信息,就是犯罪的有机会获得宽恕,天主胜过我们的罪恶,祂无时无刻自如地爱护我们,创造我们以赐予共融及永生。他说福音的喜乐能为人带来希望。
布雷甘蒂尼总主教所反省的今日世界的伤口,囊括了移民的悲剧、受暴妇女的伤痛、受虐儿童的创伤、在战争中痛失子女的母亲的悲伤、毒品的灾难,以及酒精的漩涡。
耶路撒冷拉丁礼宗主教特瓦尔首先向教宗解释说:这里有中东地区受创伤的人,他们请求您父亲般的降福。这些人是叙利亚难民和在约旦接受治疗的病患。
’上主,看,我们带着照祢的肖像受造的人能行凶的羞耻,在这里。求祢仁慈地眷顾我们。 结束访问后,教宗收到一份礼物,是一位14岁波兰犹太少年的一幅画。
可见,我们行动是受孝爱之情的驱使,而非出于造作的怜悯。教宗说:我为何说不是造作的怜悯?因为有人以为怜悯人就是闭上双眼,神情犹如雕像那般,是这样吗?怜悯人也是佯装成圣人,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