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也对不久前一位蒙席被拘禁所引发的丑闻表示痛苦,不过他也表示:在圣座内有有圣德的人,虽然也有一些没那么大圣德的人,但发出声响的却是他们:你们都知道,倒下的树比正在生长的树所发出的声响更大。
教宗继续说,当然也有十字架的时刻、痛苦的时刻,但始终有喜悦的和平,因为基督徒的生活好似赴宴,好似前去参加耶稣与教会的婚宴。一些早期的殉道者把殉难当作赴婚宴,他们在临死前仍怀着一颗喜悦的心。
我想到那些为坐监或身处困境的子女而痛苦的母亲,她们不问子女是否有罪,一如既往地爱他们。虽然常常遭受屈辱,但是她们毫无恐惧,不停止自我的牺牲。母亲为子女会牺牲情面。
不要扰乱忧苦人的心灵,也不要迟延接济有急难的人,不要拒绝痛苦而哀求的人,也不要转脸不顾穷困的人。这是天主在圣经《德训篇》中教导我们的话,我们应该永远牢记,并付诸行动。
为了这个旷古罕见的奇迹,这种痛苦的记号——五伤,被后人称为五伤方济各。
多数人接近了天主但又离弃了他的道路;然后,他们又从背离的痛苦和罪恶的空虚中,再次接近天主,回到了他的道路。也许再没有比伯多禄更好的例子。他是首批被纳入耶稣内圈的人物之一,他抛弃了一切去跟随耶稣。
多少个家庭生活在痛苦之中?从2010年10月至今,CFC在教区举办了八次夫妻避静,每次都有二十到三十对夫妻参加。
人生需要独处,需要面对不洁之欲带来的各种痛苦去省察思考生命里的每一份失败与收获,在缤纷多彩的日记上填补所有的空白,让岁月用感恩的方式去充实、升华那份追求的圆满。
所以她不是少不更事、不知人间疾苦的女子,她深悉战争的悲剧和失去亲人的痛苦。后来兄弟姐妹中二位兄长做了神父、一个妹妹做了修女,而她本人很早即参加公教进行会,还有圣文生慈善会,两者皆有助于她灵修的成长。
人习惯于给自己的生活制造条条定框框,把自己囚禁在一个观念上,被世界的理念所捆绑,掉进世俗的沼泽,在痛苦的挣扎中自我折磨,最后身心俱碎哀于心死。一旦人的信心丧失,其毁灭性的代价便难以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