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爱、礼仪,德性,理念都由天道而来。所以传统观念是敬天,信天,一切行为标准是顺天,事天,畏天,都本着按天理良心。
弥撒中有圣灰礼仪,通过神父的讲道,我知道了圣灰礼仪的由来。同时也加深了我们人来源于泥土,最终还要回归于泥土的认识。为了保存额头那灰色的十字印证,我有三天是只洗脸颊而不洗额头。
大家随着礼仪的进行,或歌唱或颂祷,无不认真投入,每个人的脸上透露出幸福的表情,唱天主经时,大家举起双手,尽情讴歌、赞美、祈求仁慈的在天大父。他们表现出孩子般的赤诚、火热心情。
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的礼仪宪章说:‘教会沿用导源于基督复活当天的宗徒传统,在每第八日,也就是确当的称为主的日子或主日的那天,举行逾越节奥迹’(礼仪宪章106)”。
恭读陕西乐伦《关于领圣体的礼仪》一文后(见《信德》总第162期四版)我很赞成该文的一些观点,现在谈点我个人的看法,仅共商榷。尽人皆知,圣体是罗马天主教和东正教会内至尊至大的圣事。
祈祷作为基督宗教礼仪中最基本、最普遍的形式,所强调赎罪的倾向十分明显。信徒们在与天主的交流中有忏悔、也有自责。这些情感的表露就是希望在那位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的天主面前不断减轻自己的罪过。
当今教宗有个明显的特征,就是他的讲话大都根据教会当天礼仪的训诲来教导信友们善度信仰生活。
荣休教宗本笃十六世也出席了礼仪。教宗方济各在开启圣门礼仪中,祈求天主显示祂慈悲和宽恕的大能,赐予我们善度恩慈之年,在福音的喜乐中爱主爱人。请给我敞开正义的门,我要进去向上主谢恩。
在圣公会乔纳森·博德曼(JonathanBoardman)牧师和罗伯特·英尼斯(RobertInnes)主教分别发表致词後,教宗在礼仪讲道中感谢他们的盛情款待。
在圣公会乔纳森·博德曼(JonathanBoardman)牧师和罗伯特·英尼斯(RobertInnes)主教分别发表致词後,教宗在礼仪讲道中感谢他们的盛情款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