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对区内的以巴冲突问题,黎巴嫩东方礼宗主教额我略三世(GregoriosIII)事前公布致教宗的欢迎辞,呼吁教廷藉着其道德和外交领导地位,支持国际社会承认巴勒斯坦国,这亦能够让教会赢得基督徒和穆斯林的支持
教宗还提到最好的榜样圣母玛利亚,圣母追随天主子上了加尔瓦略山,并且从未失去信任。她深信耶稣必将复活,天主必将战胜邪恶、痛苦和死亡。
其实,教宗引退早有先例,1415年额我略十二世(GregoryXII,亦译国瑞十二世)引退,1294年的圣雷定五世(CelestineV)也曾引退。
教会礼仪使我们回归‘圣言成为血肉’的真正意义,将白冷城和加尔瓦略山联系起来,并提醒我们:天主的救恩包含了与罪恶抗争的含义,而获得这救恩须经过十字架的窄门。
昔日吾主耶稣同十二宗徒在吃最后一次逾越节羔羊时,也就是在最后晚餐,建定圣体大礼后的次日下午,正当耶路撒冷圣殿内祭献逾越节羔羊的时刻,吾主耶稣为拯救世人,受尽万般苦难凌辱,在加尔瓦略山顶上,流尽最后一滴血
教宗强调,人无能回答世上的痛苦与罪恶,唯有天主耶稣基督能;祂临在於苦难者身上,接受加尔瓦略山的苦路,藉此与每位受苦者打成一片。
当天的福音把我们带回到加尔瓦略山(若十九25-27)。除了若望和几位妇女外,门徒们都逃走了。耶稣的母亲玛利亚站在十字架旁,暴露在众人的审视和评论之下:那个就是犯人的母亲!那个就是反动分子的母亲!
巴拿马主教团主席乌略亚·门迭塔(JoséDomingoUlloaMendieta)总主教隔天9日接受本台记者采访时表示:答:这是一次非常令人期待的会晤,因为2019年巴拿马将举办世界青年节
博帕尔总教区良.科尔乃略(LeoCornelio)总主教表示,妇委会没理由「只因一个越轨行为,就呼吁取消被基督徒视为神圣的圣事。」
随着拜苦路的继续,我们的心境发生了变化,板寺山不再是板寺山了,而是加尔瓦略山;十四处苦路的雕像也变成了2000年前耶稣背负十字架涉山受死的景象了,我们变成了跟随者,亲眼看到耶稣所受的百般苦难,到最后残酷的圣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