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明德神兄:您提出的这个问题,在《新答客问》和《正视人生的信仰》两本圣书中讲得清楚明白。勿庸置疑,不过是那些新教弟兄不去看,不接纳,钻牛角尖罢了。好吧,现在我不妨谈谈这个问题,供神兄参考。
但有一个撒玛黎雅人,路过他那里,一看见就动了怜悯的心,遂上前,在他的伤处注上油与酒,包扎好了,又扶他骑上自己的牲口,把他带到客店里,小心照料他。第二天,取出两个银钱交给店主说:请你小心看护他!
不会有人来偷,我可以安心的把它挂在客厅里了。”老先生的自我解嘲让人感慨:失去,竟然可以比拥有轻松。据说,有一个富翁,为了教每天精神不振的孩子知福惜福,让他到当地最贫穷的村落住了一个月。
这次朝圣活动虽然时间短暂,但是每个朝圣者获益非浅,在奔驰的客车上,大家彼此谈心得,谈体会,分享着由衷的喜乐,高兴之情溢于言表,为此草成七言诗一首以抒感怀。五月鲜花溢芬芳,佘山朝圣敬母皇。
死亡生命是短暂的,人只是世界上的一个寄居者,一个朝圣客。基督徒应当知道:我们是天主造的,还要回到天主身边去,人生只是上主在永恒中的短暂一瞥。人总得要死,时间对人来说,正如一江春水向东流,一去不复返。
此外,参加世青节的罗马女青年苏珊娜(Susanna)在从克拉科夫返程途中,因脑炎不幸客逝维也纳。教宗提到这不幸的消息,请在场朝圣信友为苏珊娜祈祷,祈求上主不但接纳苏珊娜的灵魂,也安慰她的亲人和朋友。
修女表示,“我们的很多客人在卫生或教育领域工作,他们非常疲惫。他们对我们说:‘我们可以在这里谈论重要的事情’。这是一份极其重要的礼物”。赫尔戈赫尔塔斯会院在不同修会中很出名。
到了客纳罕,上主显现给亚巴郎说:"我要将这地方赐给你的后裔。"亚巴郎筑起了祭坛。假如我们是亚巴郎,我们会不会在这上主赐给的土地上长久居住下去呢?
今年的主题取自《若望福音》中耶稣向撒玛黎雅妇人说的话:请给我点水喝(若4:7)。教宗说:愿默想福音这场景能为你们提供机会,好能更加认识姐妹教会的传统,加深对话、共同祈祷以及基督见证人的圆满合一。
让我们每人都能听到你对撒玛黎雅妇人所说的:「如果你知道天主的恩赐。」你是不可见的天父可见的面容,彰显天主宽恕和慈悲的力量;愿教会成为你在世上可见的面容:你是世界的光荣、复活之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