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或是我们感到被这个麻木不仁、充斥着无止境的欲望和野心,而又缺乏理想、公义与希望的世界,压迫得透不过气来。我们心里不禁呼号:「主,你在哪里?你真的爱我吗?你真的爱我们吗?
徐主教警诫众人,如果天主都按他的公义,法律、义怒来审判我们的话,对我们也可以讲是灾难性的、毁灭性的,有谁还能站立得住,我们也真的是无言以对,也无脸见天主,因为我们的生活没有符合天主的圣意,常常背离了天主
能否与那些被迫离乡背井的移民建立良好的关系则是一个公义问题,因为今天经济不公平的现象已无法令人接受,所有人都应得享大地的果实。
但对于伤害基督公义和爱的现象,会出于善意地、本能而坚决地抵制。可是,我所愿意的,我偏不做;我所憎恨的,我反而去做……我愿意为善的时候,总有邪恶依附着我。
事实上,世上一切皆互相联系,若要对他人实践友爱、公义和忠信,我们一方面要真心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方面要维系与大自然的关系,两者密不可分(《愿祢受赞颂》通谕,70号)。
他们受到不公义的惩罚後,「喜喜欢欢地由公议会前出来,因为他们配为耶稣的名字受侮辱」(宗五41)。教宗表示,「这是效法基督的喜乐,是另一种更伟大、更宽阔、更符合基督信仰的自由」。
教宗继续他的圣经颂祷讲解,他说由此可知,真正的公义不在于遵守一些法令,而在于爱,是丰沛美善有创意的爱。教宗解释说,丰沛是新约圣经中一个重要词语。活出信德就是活出从天主那里领受丰沛生命的人的热情。
天主本身就是爱,在天主的许多属性中包括全能的、全智的、公义的、美善的等,但圣若望宗徒却特别给我们指出:“凡有爱的,都是生于天主,也认识天主;那不爱的,也不认识天主,因为天主是爱。”
事实并非如此,教友只是想在司铎身上,找到一些适于每个基督徒及可敬人士的美德:仁爱、公义、勤劳的生活(在此指司铎工作)和良好的举止。
在一九七一年《共融与发展》牧民训谕中,形容耶稣是传达爱的信息的典范“Christastheperfectcommunicator”,祂召唤我们把福音传播给他人,要求我们善用传播工具福传及发展人类社会,促进公义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