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不经心、得过且过的仆人和在小事上忠信的仆人,主耶稣会喜欢谁呢?星星如果会说话,也会一闪一闪问我们这个问题。读者朋友们,你要如何回答?
我们再看一看圣经的原文:主人把那仆人叫来说:‘你这可恶的仆人!你恳求了我,我把你全部债务免了,难道你不该怜悯你的同伴,如同我怜悯了你一样吗?
短短几分钟的朗诵,道出了主教、神父们几十年来牧职工作的坎坷与艰辛,也道出了教友们对神长们的爱戴与祝愿,当主持人读出最后一句愿全能的天主与您同在,愿主的仆人永远平安!
在旁伺候的仆人,把这些东西都收集到一个盒中,投入炉中的烈火中。 第二天早晨,当妇人看火时,惊讶地发现圣体新鲜发光,仍在强火中。她急忙从火中拿出圣体放在箱子里。
当仆人看到田间稗、麦混长,草、苗杂生的状态,便向主人提议拔掉稗子,主人却阻拦说:“不!恐怕你们收集稗子时,连麦子也拔起来。”
儒家文化中,强调修身之道在求至善,要达到至善之道,就要求常作反省,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如何实现以真诚和谦卑服务人群,以善良和爱心守护世界的教会新时代牧民之道?很显然,必须弘扬基督精神,这就是以福音真理为核心的博爱精神,以共融合一为核心的梵二精神。
慈悲的人教授慈悲之道;蛮横的人教授忍辱之道。穷凶极恶、蛮不讲理的人是教你安忍的明师。在碰上一个这样的人时,你应该欢喜对待。你可不是每天都可以碰上学习考验忍耐的良机!
耶稣说:‘做完吩咐你们的一切,仍然要说:我们是无用的仆人,我们不过做了我们应做的事’(路十七10)。
耶稣曾说过:那知道主人的旨意,而偏不准备,或竟不奉行他旨意的仆人,必然要多受拷打;那不知道而做了应受拷打之事的,要少受拷打。给谁的多,向谁要的也多;交托谁的多,向谁索取的也格外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