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许多次,我们遭到了污蔑;被友人欺骗。去年还发生了一次海难,我的一位同伴被水淹死了。我竭尽全力,凭借一块木头脱险。”有一次,利玛窦为了躲避盗贼,从窗口跳下,跌伤了脚,落下了终生残疾。
当日是四旬期第五周星期四,读经一是有关天主许给信德之父亚巴郎将成为万民之父的故事(创17:3—9)。
(出《夷坚志》)《西京杂记》中也有类似的记载:曾崇范的妻子,先许聘数人,每到迎亲之前夕,总是喜事变丧事,其夫就死了。一天夜里,她梦见有人对她说:“田头有鹿角,田尾有日炙,他就是你的夫君。
32:13求你纪念你的仆人亚巴郎、依撒格和以色列,你曾指着自己对他们起誓说:‘我要使你们的后裔,像天上的星星那样多;我所许的那整块土地,必赐给你们的后裔,使他们永远占有。’
太虚认为,佛教是世界上杜绝战争永保和平的最有效办法,佛教徒则是人类中消灭战争创造和平的最努力分子[41]。居士黄健六则从战争期间民众心理建设的角度,论述了佛教业报理论对于抗战的重大作用。
天主永不会放弃我们。我认为,如果我们有信德,就要知道——无论我们怎样,天主一直是爱我们的——因此,我们在自己生活中所做的选择,应反映出这种爱。
在那时,犹太人殿里的帐幔裂为两半,象征着天主与人之间的障碍被一次永远地清除了。中国古人也记载了这一重大的日蚀现象,与圣经上记录的时间是相同的:癸亥晦,日有食之,避正殿,寝兵,不听事五日。
另外,保禄也把宗徒对圣言的宣讲看作为司祭性的行为(罗12:1;6:19),因为宣讲的内容就是那为了人类的得救一次而永远地奉献了自己的耶稣基督。
在我的遗嘱中希望在我的墓碑上用大字刻上:「生于基督、活于基督、死于基督、永属基督」。 虽然对于死亡我也有些怕惧,但是一想到死亡能使我和耶稣基督更密切地结合,就带给我平安、安慰和喜乐。
抗战时期的赵义堂神父赵义堂神父是在1924年来后桑峪天主堂接任高永录神父工作的。赵神父来到后桑峪堂区,正处在兵荒马乱、无政府的混乱时期。京西山区也是在地方武装割踞的形势下,神父开展牧灵和福传工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