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病的治愈与圣化有病就医是人的基本常识,然而,我们常常会遇到两类奇怪的做法:(1)有病不看自己“熬”;(1)没有找到“良医”。
大约两千年前的犹太人群中,有一位饱学之士,他没有在历代的经书和老师们身上找到自己内心最大的渴求,他来到天主子耶稣基督身边,询问获得永生之道。永生才是人内心最基本的渴望和目的。
这种偏差的观点不仅缺乏爱德,更失去正义,甚至常常以“好人”或“英雄”的角色助纣为虐,为自己的害人行为找到理所当然的借口。正如“病人是人”一样,“罪人也是人”,也应该得到尊重,需要帮助和陪伴。
刚恒毅主教认为要想破除传教障碍,必须要废除外交保护和建立本地圣统制,因为他发现:教会在中国已历三个世纪有余,整个教会圣统仍然是外国人的。在中国的50余位主教均是外国人。
(谷8:38)凡在人前承认我的,我在我天上的父前也必承认他;但谁若在人前否认我,我在我天上的父前也必否认他。(玛10:32-33),这两段圣经对深深触动了杜五一,决心利用外出机会为耶稣作证。
你也许会找到一些特别喜欢的语句,并能把它们背诵下来。为让你有个好的开端,这里向你提供几个小节:你的语言是我步履前的灵灯,是我路途上的光明。
找到神父,神父又吩咐王崇喜去帮忙。以后宋文书的母亲、弟弟去世,老王都是全力以赴帮忙好几天。宋文书和他的老伴吴秀芳非常感动,总是说崇喜是我从石家庄来包头30年里遇到的最好的人,他这样的热心肠真不多见。
他必像一株在旷野中的柽柳,即使幸福来到,一点也不觉察」(耶十七:5-6) 希望的危机更容易影响年轻的世代,在这没有太多的确证、价值或肯定的论点可参考的社会文化环境中,青年人常面临超出一人之力所能面对的困难
趁上主可找到的时候,你们应寻找他;趁他在近处的时候,你们应呼求他。(依55:6)梅瑟对上主说:‘如果我真在你眼中得宠,求你把你的道路指示给我,叫我认识你,好在你眼中得宠。
如果我们真正地要与基督相遇,我们必须在穷人受苦的身上触摸祂,以对感恩祭所赐予的圣事性共融做出回应。基督的圣体,在神圣的礼仪中被擘开;借着爱德和分享,在最弱小弟兄姊妹的面容和身上被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