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十字若望,《灵歌》29.2)圣女大德兰说:「为了拯救那许多失落灵魂中的一个,我情愿死千万次。」
经师与法利塞人的骄傲,使他们无法接受一个来自名不见经传的偏僻乡下纳匝肋、师出无名、木匠出身的耶稣。
4.跨文化相遇在通谕《众位弟兄》中,教宗方济各借撒玛黎雅人与路上被弃伤者的相遇来说明如何缔造跨文化相遇的兄弟情谊[FT8]。撒玛黎雅人没有因为他的文化生活方式的束缚而不去接济需要他帮助的人。
位于东郊的三厂露德圣母堂凭其悠久的朝圣传统和信仰沉淀,成为海门教区内仅次于南通狼山圣母宗座朝圣地的敬拜圣母之所,也同南通东门耶稣善牧主教大堂内的圣女小德肋撒一级圣髑求恩台并列为海门教区的三大朝圣场所,加上历史最悠久的启东南阳村圣保禄老堂
2006年2月10日,在病榻上由王根成神父为她授洗,洗名德肋撒。在她生命弥留之际,由西柳林堂区副本堂贾晟毅神父,带领10余名福传员,屡次上门为她送圣体、帮临终。
为了更加直观地帮助神长教友学习圣经,房神父举了个例子说明:若望福音中讲水,从第二章开始,水变酒;第三章与尼苛德摩谈话又是水,人除非经过水和圣神重生,否则不能见到天主的国;第四章又是讲水,跟撒玛黎雅妇女谈话
第三主日礼仪中记载的耶稣向撒玛黎雅人说请给我点水喝!
在善良的撒玛利亚人的比喻里,一司祭和肋未人从旁边经过,却对当前被强盗打得半死的人,冷漠以待(参阅路10:30-32)。
当达味把约柜移到耶路撒冷和撒罗满在那里建筑圣殿后,耶路撒冷便成了以色列民族的宗教中心和最重要的圣地。充军回来的以民甚至使耶路撒冷成为唯一的圣地。
金主教曾多次出访海外,在国内更接见过不少知名的教会人士和国家元首,如印度德肋撒修女、美国总统克林顿、德国总理默克尔等,让世界更好地了解发展中的中国教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