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完全同意这个赞誉,因为我每次与德肋撒修女相会时,都几乎觉得亲身接近上主,感受到上主明显临在她的灵魂内。我最後一次向她问安时,她已经病重体弱。那时,我向她倾诉我的痛苦,因为我的母亲过世才没几天。
教宗方济各解释道:「我们一天中具决定性的事物就是上主的真实临在。我们渴慕上主,在心中接近祂,爱着祂。我们着实深刻地相信祂,由於相信祂,我们便真心爱祂。」
在封圣大典上,一小块沾有新圣女鲜血的衣角装在圣髑匣内供信友们瞻仰。这尊圣髑匣的设计传达出德肋撒修女一生爱主爱人的芳表。德肋撒修女是天主慈爱与温柔的谦卑使者。
悔改意味着发觉上主的慈悲。祂的慈悲无穷无尽,取之不竭,上主的慈悲浩瀚无垠!门徒们接过耶稣的轭後,便进入了与祂的共融,因为基督处在人与天主关系的中央。教宗说:耶稣把祂的轭交给门徒,藉此使法律得到满全。
去年12月,在新浪微博上也有人曾分享了英国达人秀上一位母亲的故事,当她发现自己患上乳腺癌的同时发现自己有了身孕,医生建议她流产接受治疗,但是她没有接受,最后孩子健康出生,她也奇迹般地痊愈了,所以她在达人秀上向天主献上她的歌声
患了睁眼瞎这一严重疾病的人,总是表现出‘斜视’的症状:以尊敬的目光看待名人、贵人,以及被世人仰慕的人,却转面不顾许许多多上主所宠爱的今日的拉匝禄、穷人和受苦的人。
历史上有许多普通人实行慈悲善举,因为教会忠於上主,偏爱弱势群体。教宗继续说:那些需要我们帮助的人往往是我们最亲近的人。我们不必尝试开创一项事业,只应从最简单的事做起,这也是上主指给我们的最急迫的事。
和天主初次相识是我的孩子上初三准备中考的那个春天。在孩子人生第一个关口上,我的望女成凤的心也随之悸动着。
上主赐予我们的希望不使我们与他人分离,也不叫我们诋毁他人的名誉或排斥他们。这希望绝对不叫人失望,因为它牢不可破,它的基础是天主对我们每个人的爱,比一切可能存在的事物都更加可靠和保险。
这主日的读经和福音的讯息都很独特,为我们指明生命的纲领:你们应该是圣的,因为我,上主,你们的天主是圣的(肋十九2);你们应当是成全的,如同你们的天父是成全的一样(玛五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