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圣油分三种,即圣洗圣油,坚振圣油和病人圣油。与教宗一同共祭的有罗马教区全体神职人员,包括修会会士,参与教宗这台弥撒的各国信友也座满了大殿。
教宗又说:“这位圣人充满着从圣体圣事汲取的怜悯心肠,从不迟疑地帮助遭受瘟疫打击的病人,致使他自己也因感染瘟疫而去世,享年也不过四十几岁”。
生病之后,我看着自己的关节一个个坏掉,渐渐不能走不能跳,身体的痛苦倒容易忍受,最大的痛苦是来自内心,我不知像我那样既没有念过多少书,又瘫痪在床上的病人到底有什么用?我活着到底是干什么?
真想不到我这个50年前就被所有的医生宣布"没救了"的重病人,现在活的像个顽童似的。心里充满了对天主的感激和欢乐。每天早晨的弥撒结束后就和那里的主内兄弟姐妹们一起分享或练习圣歌。
那些为寻求具尊严的未来的流离失所者和难民、那些期待新生活的在囚人士、那些因看不到稳定前景而不敢生儿育女的夫妇,那些看不到可信的理由让他们勾划出希望的青年,那些孤独和被遗弃的长者,那些在医院内感到寂寞的病人
那是耶稣彻底自我奉献的服务。我们在圣周五默想基督死亡的奥迹和朝拜十字架。耶稣在把自己的灵魂交予天父之前,说完成了(若十九30)!教宗指出,这句话表达了耶稣的救赎工程完成了。
而教会中其他的圣职和修会奉献生活者,亦为教友服务,为的是共同为世界服务,好使教友在世界中建立基督的次序,即圣化世界。为了正确起见,重点说明。
这一身份的转变,使教友们更加理性地认识到当今中国教会发展慢的原因,认清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学习圣经的热情、福传的劲头以及服务社会的奉献精神大大提高。
执事(diakonos)源于希腊文的原意是仆人或服务者,俗称六品。在执事祝圣礼时,主教授给一本《福音书》给新执事,象征领受了传教基督福音的重任。
亚洲各国六十年代教会社会工作是专注于慈善救急灾难的服务,七十年代后增加了社会福利的观念,进入八十年代时与慈善福利并兼的是更积极的推行发展工作的服务,自梵二大公会议后以及历代教宗的通谕提示,教会社会工作的基本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