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想中,神父强调,耶稣是真正的生命之粮,而圣体圣事则是与基督结合、改变生命的奥迹。3月13日是教宗方济各当选的12周年纪念日,教宗府讲道神师帕索里尼神父带领圣座部会首长进行四旬期避静的第八场默想。
此书主要以若望福音和书信指出教友信仰生命的根基——天主圣言成了血肉寄居在人类中间,为使我们分享天主爱的生命,获得圆满的喜乐。今日,降生的圣言仍继续存留在天主子女的生命里。
在印度尼西亚圣座大使馆担任顾问的鲁加姆瓦蒙席在雅加达接受本台访问,做了见证:答:教宗的讯息鼓励大家举行更多的请愿行动,希望他们的生命能保住。今天午夜将有一个有关的电视节目。
我们不能抛弃那些我们认为不再值得存活的人,而以为建立了文明:每一个生命总有其价值。”
我们基督信徒每主日去参与感恩祭(弥撒)时,都会领受圣体——生命神粮。究竟圣体圣事能带给我们什么神恩?为何如此的重要,竟称之为「生命之粮」?
1.我们先从一个简单的问题开始,或许没有直接明显的答案。如果我们真的是信徒,我们有了信德,是怎样呢?
基督徒家庭是人际的共融、是父与子在圣神内共融的记号和形象,家庭是社会的第一个生命细胞,家庭的生育和教养是天父创造工程的反映,家庭奉召分享基督的祈祷和牺牲,因此基督徒家庭有福传和传教的责任。
静默是传讯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没有静默,内容丰富的话语就不能存在。在静默中,我们更能聆听、了解自己,进而思考─进行有深度的思考;更清楚明白我们想说的,及期望他人的回应;然后选择如何表达自己。
谁未曾为生命的意义感到过困惑?宇宙为什么存在?我为什么生在世上?人类历史和我的生命过程后面有没有任何逻辑?人类的宗教传统告诉我们:这些问题的答案并不取决于我们。
听舅妈说,市里没有教堂,去一次教堂得坐45分钟的公交车,下车后还要步行二十几分钟才到有教堂的村子。这孩子,一个教友主日天不去教堂参与弥撒,成何体统?去,我说去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