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方济各于8月7日在保禄六世大厅恢复了例行的周三公开接见活动中,继续他在7月暑休前的系列要理讲授主题,即“圣神与新娘。圣神引领天主子民与耶稣、我们的希望相遇”。这次主题是“在道成肉身奥迹中的圣神”。
遗憾的是我注意到在50分钟的讨论中,却没有提及“宽容”这种人生美德最重要的基础———爱人如己。宽容的面很广,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各个方面,如父母子女,夫妻朋友,同事邻里,甚至敌我,也包含对待自己。
几个月后他们会抵达奇龙杜镇,与非洲当地居民分享他们的生活和信仰,协助社会-卫生机构的工作,担任要理教员和堂区活动的组织者。这两位青年是来自意大利罗马的朱塞平娜和若望·斯坦科。
耶稣复活後40天,祂升了天,我们从中默观耶稣带着我们的人性走出我们尘世的空间,进入天主圆满光荣之中的奥迹。
教宗表示,圣保禄宗徒在《罗马书》中勉励基督徒不要判断及轻视自己的弟兄,因为这样做便将弟兄排除在我们的小团体外,就是有所选择,这不是基督徒的态度。基督以祂在加尔瓦略山的祭献将所有人聚集并包容在救恩内。
裴主教在弥撒讲道中提到,在今天纪念拉特朗大殿奉献的日子,李洪冬·保禄修士被授予执事圣秩,这的确是一个真正的祭祀,这个“奉献”不仅是修士自己以及他的父母呈给天主的,其实也是整个教会团体的“奉献”。
人生中真正的壮举乃是我们的皈依,根除各种形式的偶像崇拜。教宗府讲道神师坎塔拉梅萨神父3月29日在四旬期第三场默想中如此表示,教宗方济各和圣座各部会首长也参加了这场默想。
教宗透过这两个人物解释救恩奥迹中慈悲与贫穷的深刻关系。教宗说:拉匝禄很好地代表了各世代穷人的无声哭泣和一个巨大财富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的世界的对立面。这样的世界漠视拉匝禄,既不考虑上主,也不顾及祂的法律。
让我们为执政者祈祷,他们必须为这些措施作抉择:愿他们感到民众的祈祷常相伴随。」当天的福音讲述了奢华宴乐的富有人和贫穷的拉匝禄生前及死后的遭遇(参阅:路十六19-31)。
这字词所指的是,耶稣选择完全承担我们的人性,在完全保持天主性的同时,也舍弃自己天主性的独有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