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方济各5月23日带领诵念《天皇后喜乐经》(梵蒂冈新闻网)圣神使我们「焕然一新」,一如祂在五旬节那天对宗徒们所做的那样。祂「战胜我们的犹豫不决,让不同的人得以沟通」,如此缔造「教会的合一与普世性」。
(梵蒂冈新闻网)天主宛如「慈爱的父亲和温柔的母亲那样,从不停止爱护祂的儿女,即使儿女会犯错误」。教宗方济各12月2日在周三公开接见活动的要理讲授中运用了这个图像来阐述颂谢祝福的深层意义。
教宗特别提到圣多明我的两个祈祷方式,第一个是他个人的默观祈祷。教宗这样解释说:静静地坐着,收敛心神为聆听做好准备,阅读书籍或注视苦像。他就这样热切地活出与天主交往的时刻,他的喜悦和哭泣也能形于外表。
天主的仁慈也显现在教会的历史上,即使在一些历史的篇章里看似由黑暗获胜。教宗说:「这是一段历史,是对天主仁慈的记忆,它向我们保证天主的仁慈:祂的爱永远长存。
这个动词让我们思索历史进程,从亚巴郎开始的那段救恩史上漫长的旅程。有一天上主召叫我们的这位信德之父启程上路,离开自己的故乡,前往祂所指示的土地。从那时起,我们信徒的身份就是走向福地的人的身份。
教宗解释,耶稣看到纳因城寡妇的痛苦就停下脚步,按住死者的棺材并使他复活。耶稣的神性“在与我们的苦难接触时闪耀发光,因为祂的心是怜悯的”。
“以和平的福音的名我们维护人的价值,以较贫穷和被排斥的人为优先选择的对象。”这是危地马拉的主教们在所举行的年度大会结束时发表的文告中做出的劝勉,这份文告的题目是“我们保持活跃的希望”,于几天前公布。
耶稣用坚忍回应祂所受的苦难。虽然坚忍不被认为是传统的德行,但它是如此重要。它以忍受的态度对待自己所遭遇的痛苦:忍耐(patience)和苦难(passion)有同样的词根并非巧合。
教会宣讲的不是人们喜欢听的话,而是真理与正义。这是教宗本笃十六世上主日7月15日访问冈道尔夫堡附近的弗拉斯卡蒂镇,为8千名信友举行弥撒的讲道中指出的要点。
然而,圣诞节的奥迹清楚地告诉我们,我们并非是无用的。实际上,我们是独一无二的,拥有伟大的尊严。教宗本笃十六世在2010年的将临期讲道中陈述了这一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