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如果遵照书中所阐明的精神规范自己的思言行为,那么即使遭遇猝死,仍能保灵魂平安。书名《备终录》即是这个意思。人要得善终,必善生,这是基督徒的死亡观。
人们如果「忘记救恩是白白得来的,就会跌倒,丢失救恩史的知识钥匙」,丧失「与天主同在的感受」。「对他们而言,天主是立定法律的那一位,而不是启示的天主。
如果一位牧人失去了权威,但至少不该失去希望,就如厄里那样:总有接近他人、唤醒权威和预言的时候。
如果,主日庆祝,那么,读经有三篇及信经;如果是在周一,那么只有两篇,也没有信经。不过,很多司铎及修女都搞不清楚,更何况教友?
耶稣也要求我们挣脱那称为认命的消极沮丧,这种心态让我们相信,如果我们回避一切难题,只安心消费,我们就会活得更好。然而,对那些继续不断投注于未来的人而言,真福八端是新的一天。
教宗表明,如果当局和人民有能力聆听,这个愿望就能实现。
如果人人都秉持着向上向善的理念,遵循着向上向善的规范,那么,离‘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君子社会就不远了。
如果我们因一些图像而心绪不宁,就应注视十字苦像或来到基督圣体前。因此,在这四旬期初始,我们需要远离世界,好不与世界同归於尽。
教宗最後总结道:「如果不听从耶稣,人就无法圆满活出生命的任何一刻。在顺境中,要停下脚步、听从耶稣;在逆境中,要停下脚步、听从耶稣。这就是可靠的道路。祂必将指示给我们应作的事。
一个人,如果一心只愿向前追赶,而没有心情去辨认是非,分析问题,会变成盲目的匆忙。这种盲目的匆忙,反而妨害了真正的创造与发明。我们在工作上要争取速度,在心情上却要不慌不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