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会士马迪亚塔马神父表示,不同于非政府组织或者其它人道主义机构,十年来,公教志愿人员小组充分展示了印度尼西亚天主教会在人民中间的服务。毫无任何目的或者用心地,全身心地为弱势服务。
祈愿教会继续以各种方式支持同道偕行的生活方式,体现出共同责任的精神,促进司铎、会士和平信徒的参与、共融及共同使命。(原载:梵蒂冈新闻网)
在我们教会中,有许多修会会士发神贫、贞洁、服从三愿,一切神职人员也要具备相同的精神,无非也是为了使自己不被任何人和物所占有,也不占有任何人和物,以能完全地与造物者密切合一,以能自由地承行主旨服务大众,以能为福音作最真诚
这时她对修会生活是非常理想化的,她说:那里一定是一种非常平静的生活,修女们彼此之间散发着友谊的温馨,传达着友爱的温暖,修院里的每一寸空间都弥漫着和谐的氛围,生活在其中一定是平安快乐的。
她的灵修和对圣体的热爱让当地的耶稣会士震惊。她私下发了贞洁的誓愿,并致力教授儿童如何祈祷,以及帮助病人和长者。 嘉德丽去世后不久,天主教徒便开始宣称在她的转祷下发生奇蹟。
台北总主教区洪山川总主教主礼,同为耶稣会士的单国玺枢机主教和五十余位神长共祭、八百多位教友参礼,其中近半数是在职青年,足见这位长年负责耶稣会青年工作推展的谢神父是如何吸引着年青人。
方济各六月九日开玩笑说,谁打赌一位七十六岁、来自阿根廷的耶稣会士成为教宗,「一定赚了大钱」。 我们也期望这位教宗从白色长袍内带来多一些惊喜。
当时流行的所谓“真知论”,又名诺斯底士论(Gnosticism)。这种谬论在公元前一世纪开始,保禄时代已传至小亚细亚一带。这派学者坚持善恶二元论,认为精神绝对善,物质则绝对恶。
这一奖项反映了十六世纪到中国去传教的耶稣会士利玛窦神父的传教方式——尤其是他在《交友论》中所谈及的方式——是跨文化的一个伟大成就。
我们在他的继任者教宗方济各的教导中多次看到这一脉相承的一点,例如,教宗方济各于2017年3月25日在米兰主教座堂与司铎和修会男女会士交谈时,邀请他们在传福音时摆脱成功的羁绊,不要为今天教会生活中遇到的挑战而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