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主的爱从不局限于个人与祂之间,而是要通过我们流向周围的人:对家人的包容、对邻舍的关怀、对弱者的怜悯,都是“忠信”的具体体现。
第2条:凡有必要听取未成年人或脆弱者之时,教省总主教应采取适当方式,且要考虑其状况和国家法律。
按照圣教会的伦理生活的灵魂圣善的人,才能领圣体者,宣称自己遵循教会传统观点;另一种观点认为,每个人都可以领圣体,他们是依照当今教宗方济各的“爱的喜乐”宗座劝逾中的教导:“圣体圣事,尽管它是圣事生活的圆满,但不是完美者的奖品,而是弱者的特效药和营养品
人们趋向物质享受,置弱者的缺乏和痛苦于不顾,许多神职人员也不能超脱这种享乐的物质主义。我们不应该这样在任何环境下,我们均应警惕,以免陷入危险之中。
在平时的工作、生活、学习中处处活现出一个基督徒的风采,同情他人、怜悯弱者、以我们微薄的付出,力所能及地援助身边的需要者——即我们小兄弟中的一个!
但任由富人剥削穷人、强人剥削弱者的丑陋自由,以及允许每个人肆无忌惮地剥削环境的自由,也是肉欲的借口。这是一种丑恶的自由,不是圣神的自由。
践行了今天福音说讲的精神,饥饿者需要一块面包,他倾尽所能;软弱者需要一句安慰,他倾心聆听;心灵迷惘者需要指引,他奋勇地带领。种种善行早已融入他日常的言行里,成为他在尘世为主“作见证”的最佳注脚。
他反对战争,尤其美伊战争,他谴责暴力,关爱人类,保护生命,主张正义,心系穷人,勇为弱者说话……他是慈悲的牧者。
温柔不是弱者的德行,相反的,它是坚韧的表明和关怀及有同情心的能力,是真正向他人开放,是爱的能力。教宗更强调说,真正的权力是服务,为行使这项权力就必须愈加深入到在十字架上达到光辉顶峰的服务中。
在教会层面,雷鸣远神父全牺牲、真爱人、常喜乐精神,德兰修女爱,直到成伤的精神,以及在牧灵福传中不计其数的神父、修士、修女,不计较个人得失,不为名、不谋利,只为弱者、穷人、社会奉献自己的爱心,放弃自己优渥的生活和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