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座正义与和平委员会主席图尔克森(PeterKodwoAppiahTurkson)枢机和圣座促进基督信徒合一委员会秘书长法雷尔(BrianFarrell)主教均在记者会上发言。
教会的世俗化与社会的神圣化——以当代中国宗教公益事业为例(概要)、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魏德东教授最近30年来,中国社会进入急速的现代化时期,宗教与现代化的关系也随之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课题。
宗教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①我们认为,宗教的社会作用历来具有两重性,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也是如此。
这种不安与恐惧的背后是什么?是对生命的留恋和珍惜,是在经济发展压力之下的生命意识和生态伦理的复苏;同时,也是对人类自身过去被夸大了的能力的质疑。人类历史的幼年时期,对自然充满了恐惧、崇拜和天然的感情。
今天,我们愿与诸位一起探讨和分享以下内容:一.藉着真诚方可交友相处,拥有爱心才能获享幸福;二.智慧面对人生之路,辨别上坡下坡之途;三.今生今世与主为伴,全心全意奔向永恒;四.乐与基督为友,勇传天国福音。
为了支援西安地区的疫情防控,汉中教区胥红伟主教亲自安排并发动各堂区教友捐款,大家纷纷解囊相助,通过西安教区社会服务中心捐款3万元,以帮助因疫情期间养老院老人的生活问题。
他说:「当他们资源回收时,他们创造了两样东西:一个是不可或缺的生态工作;另一个是他们的工作变得友善、赋予工作尊严。他们不仅具备生产的创造力,也在生态层面的守护大地与世界方面,富有创造力。
本届文告的主题为「和平乃是希望的途径:对话、修和与生态皈依」,圣座新闻室12月12日中午在记者会中介绍这份文件。希望为我们装上翅膀,以通往和平人类热切盼望的和平「极其宝贵」,值得为此辛苦奋斗。
(梵蒂冈电台讯)圣座9月23日公布了教宗方济各为2015年世界移民与难民日撰写的文告,主题是:无国界教会,众人之母。教宗在文告中强调需要用爱德的全球化去回应移民现象的全球化。
但为数众多的科学研究也强调人类面对如此课题却毫无作为,进而带来巨大的风险和社会─经济的负担」。《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早在1992年就已签署,并于1994年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