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这个缘故,上主不仅为生命创造外在的光,还为人类心灵带来了内在的光。在《新约》主耶稣说:“我是世界的光;跟随我的,决不在黑暗中行走,必有生命的光。”
但富裕也能驱使或催促人们寻求生命的意义和目的。因此,我们新加坡人固然相当富裕,这是事实,大部分的人生活游刃有余,但人们依然寻求意义和目的,特别是年轻世代。
当天,教宗方济各在他的推特帐户上发表推文,写道:「让我们为那些活在严重疾病中的人祈祷,让我们始终保护生命,这生命从开始到结束都是天主的恩赐。我们不要向丢弃文化屈服。」
教宗说:这细微的差别,突出了诞生在简陋的白冷岩洞的圣婴是指导全体子民的道路的世界之光,是启示给谦卑的人的亮光。
在《人类生命》通谕颁布50周年之际,让我们重温保禄六世教宗关于这份文件的讲话。
文告指出,“面对奴役我们人类的各种形式的罪恶,包括战争和不正义、隔离与压迫、破坏与过度消费,庆祝耶稣的圣诞不断提醒我们:天主赏赐我们救赎,祂将一切灾难与罪恶转化为完整和纯全的生命。”
在教会首位殉道者庆日的《三钟经》祈祷,教宗方济各邀请我们「以信德从上主的手中迎接生命」。宽恕,是「家庭、学校和工作,在堂区和不同团体中的人际关系的前进方向」。
教宗説道:你们大家都要以自己的计划和行动来协助这项‘修复’工作,让教会的面容明显地反映出降生成人的圣言,基督之光。基督是我们的和平,祂在中东,也在印度或乌克兰敲我们的心门。
让我们同声祈祷,愿每个病患的尊严总是受到尊重,在家属、医生和其他医护人员的同心协力下病患得以享有适当的照护,生命受到高度尊重。」
我们将于五月底的「圣母访亲节」庆祝第三届「维护生命日」。选择在这节日举办,实因它特别适宜于推动人类生命的尊严及神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