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指出,耶稣在山中圣训中推崇的真福八端为贫穷的人、温良和哀恸的人、以及内心谦卑的人戴上了幸福的花冠,他们在当时,甚至今天都是些不受重视的人。这就是福音的革命。哪里有福音,那里就有革命。
除思想和言语外,我们还需要信仰的经验;与耶稣基督的重要关系。信仰不应停留在理论上:应该是生活。最后,教宗谈到了《伯多禄前书》开篇卷首中一句非常重要的话———我们的信仰的目标是灵魂的救恩(参见1,9)。
我们试图带领他们进行全面增长的内心旅程。我们能够逐渐注意到思想、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变化」。
教宗提到《福音的喜乐》劝谕的思想,指出对一种将特权领域的利益放在中心的经济系统而言,穷人实际上“成了不能容忍的包袱”。这种“忽视或筛选道德原则的市场创造了不人道的条件,打击到已经处在不稳定状况的人”。
教宗方济各10月20日上午在保禄六世大厅主持的周三公开接见活动中强调了上述思想。这次要理讲授仍然以《迦拉达人书》为主题,保禄宗徒在书中阐明,自由绝不是“放纵肉欲的借口”(参:迦五13-14)。
教宗方济各11月4日上午在圣伯多禄大殿主持追思弥撒,纪念在过去的一年中去世的枢机和主教们,在弥撒讲道中强调了上述思想。教宗提到,在这些亡者中有的“死于新冠肺炎,艰难的处境加重了他们的痛苦”。
(答)圣神,你是上主温柔的气息,请你来吧;求你以耶稣的爱火、重燃我们内心将熄灭的火苗。(答)圣神,你是造物之灵,请你来吧;求你使枯骨复生,使离散的肢体重聚,使互不认识的人,沟通交流。
教宗激励各国执政者重视国民内心最大的期望,使每位国民都能根据正义与平等的原则,享受国家天然资源和经济财富的利益。
但《圣经》中的思想却截然不同。以色列民一直害怕不可预测的海洋威力:人们相信海洋深处潜伏着怪物。人们很容易被海洋淹没。在《创世纪》中,天主首先需要先推开大海,才能在陆地上造人而赐给他生命。
教宗方济各在序言中写道,这本生平传记让我们看到我的前任本笃十六世的整个生活和他那可靠及稳健思想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