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七十七个七次的反思
2009-03-25

救主耶稣曾经明确地告诉我们:“我不是来召叫义人,而是来召叫罪人悔改”(路5:32)。因为“不是健康的人需要医生,而是有病的人”(路5:31)。

感悟人生
2009-03-30

圣经告诉我们,最好的时刻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每一天的警醒,每一天的努力,那个“明天”无论什么时候到来,一定为我们是最好的时刻!你不能样样顺利,但你可以事事尽心生活当然不容易,凡事哪有样样顺遂的好运气?

福传并不难 关键在于传
2009-05-25

后来,这位邻居又将进教堂后平安喜乐的体验告诉了妹妹。之后二人一起走进教堂,08年圣诞节领了洗。现在那老两口的儿子、儿媳和孙子正在望教,也将要领洗。

教宗:从圣本笃隐修院问候中国人民和中国的天主教教友
2009-05-24

隐修生活的历史再一次告诉我们,只有经常聆听天主的圣言,社会文明才能够获得伟大的发展,它要求基督徒,无论是个人,还是团体都必须努力面对任何形式的自私和不正义的挑战。

天主经注释(十一)
2009-04-27

藉这一祈祷,主耶稣告诉我们,惟独通过宽恕才能战胜罪恶,而不是通过复仇。天主是宽恕的天主,因为他爱他所创造的;不过唯有宽恕别人的人,才能真正获得宽恕。“宽恕”一题,渗透在整个福音经中。

父亲节的由来
2010-06-20

多德夫人将她的感受告诉给教会的瑞马士牧师(Rev.Rasmus),希望能有一个特别的日子,纪念全天下伟大的父亲。

晚年余热
2010-07-11

告诉我们,刚开始对信仰一点儿也不了解,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听到教友们念天主经,当时心里感觉非常的“舒畅”!(这个词到现在还在深深地打动着我)基督的福音像磁石一样吸引着他。

梵蒂冈:教宗主日三钟经讲话谈耶稣教导的“天主经”祈祷
2010-07-27

正因为我们每日生活的需要和困难,耶稣才郑重告诉我们:‘你们求,必要给你们;你们找,必要找着;你们敲,必要给你们开。因为凡求的,就必得到;找的,就必找到;敲的,就必给他开’”。

梵蒂冈:教会礼仪纪念圣巴尔多禄茂宗徒
2010-08-25

斐理伯宗徒告诉他找到了梅瑟在法律上所记载的和先知所预言的那一位,他就是若瑟的儿子,出身于纳匝肋的耶稣。但是纳塔乃耳带有非常严重的偏见反问斐理伯:“从纳匝肋还能出什么好事吗?”

我的病友——钟远馨姆姆
2009-07-24

我看到老姆姆的表情经常是喜乐、平和的样子,我不由得想起若望福音21章18节所记载的“我实实在在告诉你,你年少时自己束上腰任意往来,但到了老年,你要伸出手来,别人要给你束上腰,带你往你不愿去的地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