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里,只要拥有一双发现幸福的眼睛,幸福就无所不在。穷人简单的生活也能创造出无穷无尽的幸福。
在那样的环境里,即使有人想创新、想有所作为,也不会有施展的机会和平台,更得不到支持和鼓励,甚至被看作另类。
1947年,杨神父与田凤庭神父等留守总堂,在艰难的环境中,继续主持教区日常工作。在那段时间内,老神父经常遭受莫名的批斗,承受了很多身心痛苦。
教宗列举了饥饿、战争、贫穷、环境破坏和冷漠的全球化。教宗最后期勉社会能找到「所需的正义、爱德与团结的抗体」,不怕活出「爱的文明」。那是「希望的文明」,能消除「焦虑、恐惧、忧伤和辛劳」。
但“正常状态”不该“包含社会不正义和环境恶化”。今天“我们有一个机会来建设某些不同的事物”。“例如,我们可以促进一种帮助穷人整体发展而非福利主义的经济。
梵蒂冈新闻网)《未来的大地:与教宗方济各就整体生态的交谈》一书于9月9日问世,作者是卡洛·佩特里尼(CarloPetrini),他创立了“慢食运动”(SlowFood)和“大地母亲”网络,前者致力于让粮食生产与环境和谐
这几乎是在基督徒圣召中的一个召叫,也是中东基督徒的召叫,即生活在他们的现实、他们的环境和他们的国家中。教宗将会鼓励这个教会作出勇敢的见证,也会邀请他们留在当地见证基督徒的临在。
在如此严峻艰难的叙利亚国内环境中,教会的作用是什么呢?泽纳里枢机表示,叙利亚现今存在的不同宗教,特别是基督徒与穆斯林所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是修和及修补因长期战争所破坏的社会结构。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报导,二战结束之际,菲利普亲王「致力于建设一个更美好的大不列颠」;而在国家重生后,他才开始投身于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在大众关注环境议题以前就已投入其中。
青年们再次启程,以全然不同的心情回到自己的环境和地区。有些人回到家里,与全家人一起祈祷,另一些人回去后却什么都不能做,在那里既不能倾吐,也得不到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