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枢机认为:“耶稣常把自己等同于那些遭遇困境和痛苦的人。”帮助耶稣所列出的六类需要帮助的人:饥饿的人、口渴的人、作客的人、赤身露体的人、患病的人、以及坐监的人,就等同于帮助耶稣。
我们却常常只关注忙碌于婚礼世俗物资的各种准备,主礼神父和亲友的见证下结为夫妇的那一刻,不是婚配圣事的完成,而是刚刚开始,爱是一个决定,婚姻圣事需要夫妇二人一生践行,当婚姻生活渐渐的被柴米油盐充满,我们常常会慨叹相爱总是简单
由此我们来反省自己,从生至今蒙受了天主的无数洪恩,常借耶稣的宝血救赎而从罪恶的丧亡中获得新生,这比聋子听见、哑巴说活、瘫子行走、瞎子复明的恩宠更奇更大,我们又如何还报了?
《卢德传》是发生在民长末期的真实故事,当时的以色列子民生活在黑暗痛苦的罪恶之中(民21:25),由于人们当时不敬畏上主,以致社会混乱,道德败坏,常遭受外邦人的欺压,致使人们陷入黑暗绝望的痛苦之中,虽然人们也呼求上主的名
巴斯卦烛光在游行中穿过被黑夜昏暗所笼罩的圣堂,逐渐行成一道光波,这光波在给我们谈基督,他是真正的晓明之星,永不西沉;这光波也给我们谈复活的那一位,他身上的光战胜了黑暗;第二个大标志是水。
记得礼仪部的记者拍了好几张照片,可惜当时同在场的杨晓亭神父(今为延安教区主教)过几天帮我领取的照片只有两张。至今,这两张照片,依然是难得的回忆。
日前,笔者有幸随北京教区神学院张晓卓神父一行来此朝圣,在现场果然看到堂顶上的高塔群中,有施工用的脚手架和塔吊车,时不时地还能听见指挥塔吊车的哨子声,隐约看到房顶处有工人在干活。
《虽然多次》(QUAMQUAMPLURIES)教宗良十三有关敬礼圣若瑟的通谕摘译此文是将主要内容尝试翻译和总结,使能明晓有关敬礼大圣若瑟的教会训导。如有不妥之处,请主内专业人士提出批评指正。
大家看神父一再坚持,认真评估了一下老神父目前身体状况,并研究了应对措施,邀请教友张挨亮大夫随车保驾护航。
大家看神父一再坚持,认真评估了一下老神父目前身体状况,并研究了应对措施,邀请教友张挨亮大夫随车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