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年法蒂玛圣母显现时,特别呼吁为世界和平祈祷,悔改与奉献。这个信息在百年后的今天依然振聋发聩:没有内心的皈依,就没有持久的和平。
5)教宗保禄六世照片TeresaTseng摄与此同时,本名乔望尼·蒙蒂尼(GiovanniBattistaMontini)的教宗保禄六世,于1963年继任教宗,在任内推动了第二次梵蒂冈大公会议。
对于许多度活跃传教生活的修会团体来说,梵二大公会议激发的传教渴望,因着向外邦人传教事业的特别开放实现,常常还伴随着接纳兄弟姐妹们。这些兄弟姐妹是在福传中结识的那些土地和文化中的人们。
重读了《梵二文献》司铎职务与生活法令,有了很多的感触。司铎藉着由主教所接受的圣秩和使命,被擢升为基督师傅、司祭、君王的服务人,分享基督的职务,藉以使教会在世间逐步建立的天主的子民,圣神的宫殿。
这种比较温和的立场也符合天主教从梵二以来的基本态度:彼此理解和对话,为基督徒的合一而祈祷。关于中国教会史的论述中国读者可能认为,毕尔麦尔关于中国教会的篇幅给的太小,只有几页就转到别的地区的教会。
梵二以来,特别是近十几年,教会日益重视对青年人的关怀和培育。青年人代表着希望、活力和朝气,发挥青年人的作用促进福传,在今日的教会中越发重要。
在梵二大公会议中,关于玛利亚的角色,有两点是值得我们注意的。其一,玛利亚像我们一样是门徒的身份。她的角色十分独特,但没有神性。她首先是一位真实的门徒,生活在我们之中。
因此每一个人,不论信奉何种宗教,都必须将梵二大公会议所指出的信仰与良心自由的基本要求列入考虑(参阅《信仰自由宣言》2)。
梵二强调众人都蒙召成圣,认为随从基督的人,并非因自己的功劳,而是因天主的圣意及圣宠,为天主所号召,并因主耶稣而归义,因信仰的洗礼真实地成为天主的子女,参与天主的性体,所以真是圣徒(《教会宪章》,40)。
因此,我们必须重振我们传扬福音的承诺,这福音就是自由与进步、博爱、合一与和平的酵母(参看梵二《传教法令》Adgentes,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