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说明:「基督徒的礼仪是宇宙性的圣殿——复活基督的敬礼﹐祂在十字架上伸开的双臂﹐是为了将所有人引入天主永恒的爱的怀抱中。
耶稣自己在十字架上应许那盗贼:今天你就要与我一同在乐园里(路23:43)。在这之前,耶稣坚持不懈地向那些不信来世生命的撒杜塞人强调,天主不是死人的,而是活人的天主(谷12:27)。
这个人就是耶稣的母亲玛利亚,玛丽亚一直怀着这样的精神,直到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那晚,直到耶稣在耀眼的光芒中复活的时刻。
然而,如果我们也记得天使今天对妇女们所说的另一句话——你们应当记得,他还在加里肋亚时,怎样告诉过你们说:人子必须被交付于罪人之手,被钉在十字架上,并在第三日复活(24:7)&mdash
和妈妈说起了知心话:俺婶婶这么老远的,每天都来特意为俺念经,俺心里挺难受的,俺改……以后俺听话,再不让你们生气了……我告诉她说,天主是爱,为了爱,他被钉在十字架上受罪至死
耶稣在十字架上感到了他们的挑衅:'下来、下来、来呀'!但祂忍耐到了最后,因为祂对我们有耐心。祂总会来到我们的生活中、和我们一起。但是按照祂的方式、当祂认为适当的时机。
耶稣在十字架上受苦时,祂的母亲也在心中受了很大痛苦。教宗说:玛利亚在基督受死时与祂完全结合在一起,因此玛利亚获得了复活的恩典。基督是复活的初果,玛利亚则是得救恩的初果,是属于基督的人中的第一个。
在他们额头前划十字圣号、把他们接纳进圣堂,使他们成为这些青年人正在完成的最终宣信信仰历程的标志。 谈到信德年闭幕式时,菲基凯拉总主教指这是"教会蒙召承担的使命"。
12日晚9点半左右,看到父亲病危,我对他说:您愿意信十字架上的耶稣吗?父亲说:我真的信了。于是我将圣水倒在父亲的额上为他代了洗。我的亲人们都当场目睹了父亲的抉择。
25日上午10:30开始圣婴游行,以十字架为前导,后面是蜡烛,接着是彩旗队,乐队,方济各第三会,锣鼓队,再后面是女教友,之后是袁神父双手恭捧着耶稣小圣婴,最后是男教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