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四36)’耶稣驱魔的话是谦逊而温和的,充满了爱意;他的话在十字架苦难的时刻陪伴着我们。让我们在今天祈求上主赐与我们祂的光明恩宠,教导我们辨认出上主的光和敌人欺骗我们的人造光。
教宗继续说,藉着弱小者我们每个人都受邀认出主基督的面容,这面容在祂的人性身体上体验了冷漠和孤独,而我们常常把这些苦难施加在最贫困者身上,在发展中国家是这样,在富裕社会也是如此。
关于圣伯多禄的回答,耶稣要求门徒不要告诉任何人,但要求他们宣讲他的苦难、死亡和复活。教宗然后回顾了门徒之首圣伯多禄在若望福音中的反应,他说这事永远不会临在你身上。
基督信徒从他们身上认出了耶稣基督的面容,而其他无宗教信仰的人也应该以同为人类之名,一同怜悯他们的苦难,努力使他们获得自由,减轻他们的伤痛。
虽然他走起路来气喘嘘嘘(因为他患有矽肺病、气管炎、关节炎),但为了教产,他舍去了自身的一切,用他的话说就是:“主受的苦难比我大多了,我一定要把党的政策落实到底,教产收不回,我的奔波就不会停止。”
谈到圣周五,教宗说:“圣周五进入耶稣苦难的奥迹,是守斋作补赎的日子,整个一天都在默观钉在十字架上的基督。每个圣堂都宣读耶稣受难史,也听匝加利亚先知的预言说:‘他们要瞻望他们所刺透的’。
她是一位热心的教友,即使年事已高,老眼昏花,走路蹒跚,也不误去教堂参与弥撒、祈祷,在她心里有个信念———主耶稣受尽了屈辱、苦难,最后钉死在十字架上,为的就是救赎人类,我吃点苦,受点累也心甘情愿。
在那种苦难的情况下,她对父母十分孝敬,有点可口的总是给老人吃。邻居有两个老人,基本没有生活来源,吃穿都十分困难。她宁肯自己少吃一口,也要给大娘送去一碗。那时她自己也是吃不饱啊。
(2)效法基督的苦难:克己苦身是复活的先声,是分担基督的救世工程;死于自己才能获得重生。(3)准备领逾越节圣事:古代不仅领圣体前要守斋,领洗前,付洗者与受洗者也要守斋。
善良奖:若干/年(此项指对一切苦难和不幸的慈悲和同情程度。)敬业奖:若干/年(此项指对所从事的工作或事业的尽职和投入程度。)完善奖:若干/年(此项指对自身弱点的认识程度和对缺点的矫正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