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天主、没有静默,我们便会迷失。」他又形容,若我们脱离了天主,我们就会迷失。枢机又举例,这种迷失的状况就如一棵没有根的树、就如没有流水的河域:「天主就是我们的流水。
我们都是圣母的孩子,她敞开慈母的怀抱,迎接我们。经由圣母,到达耶稣。圣母是我们大能的母后,是我们获得恩宠的中保。愿我们敬爱圣母,时时依靠圣母,托圣母代祷,同圣母一起爱她的圣子耶稣。
教宗说:“天主一直在等待我们,祂不会厌倦,不会失望。因为我们每一个人就是那被拥抱的浪子、失而复得的银币和又重新放在肩上蒙受宠爱的羊。”教宗强调:“天主每天都在等我们,直到我们认识到祂的爱。
天主的话也是如此;我们想想福音,一本小小而简单的书,人人都能读懂的书。它在那接受的人身上产生新生命。因此如果圣言是种子,我们就是土地:我们能接受它或者不接受。
我们盼望救主耶稣的降诞,期待救主的来临,就应该为此而准备自己的心灵。正像我们家里要有一位贵客光临,我们期待贵客,盼望贵客,于是天天准备迎接贵客,打扫自己的家舍,整理房屋院落,同时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
我们知道情感与理智相联,所以我们肯定有引导情感反应的能力,问题在于我们如何引导。一是情感可以被压抑。经常把情感压抑在内心深处,对情感、身体和灵性都是有害的。
我们是否认为耶稣不要我们祈求他所告诉我们的每日用粮和他所要给予我们的一切就是每日用粮呢?当我们思考耶稣的这一全部讯息时,那么就不可能从天主经的祈祷中把圣体排除在外。
他依照当天的福音强调,耶稣将祂的爱在十字架上赐予我们之前,向我们表达了祂最后的心愿,告诉我们,凡我们对祂最小兄弟中的一个所做的,就是对祂做的。
当天主拒绝我们的祈求,或拒绝迎合我们的思想时,我们很容易会对天主生气。这种心态,均由我们的个人价值观、政治理念、人际关系、经济安全,以及期望着健康与长寿、文化假设(即我们的舒这领域)而组成。
在上次要理讲授中,我指出感恩圣事把我们带入与耶稣和他奥迹的真正共融。现在,我们可以就感恩圣事和我们生活的关系,就教会和每个基督徒的关系,问自己一些问题。我们如何参与感恩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