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及长辈都是虔诚的教友,父母热心教育,引领我走向热心的信仰道路。在10多岁的时候,我看到神父、修士的善言善行,在我内心逐渐燃起荣主救灵的热火,立志将来要为光荣天主、救人灵魂,当修士做神父。
走过人生四十多年的路途,仔细想想,自己的经历就是最美的见证。在孩子五岁那年,我得了一种罕见的病,左手左脚发麻,刚开始不要紧,后来发现越来越厉害,不能拿东西,不能拿碗吃饭。
在16世纪的罗马,有一个圣德的神父,因为他善解人意,所以无论是富人、贵族还是平民和乞丐都追随他,喜欢他。一天,一位妇人来到神父面前倾诉自己的苦恼。她的人缘坏透了,没有一个真心的朋友。
2004年的社会综合调查显示,有43%的信教者认为生活幸福,而世俗者只有23%。对未来持乐观态度的,信教者比世俗者多出三分之一。幸福要素2:工作多数美国人喜欢甚至热爱自己的工作。
我崇敬那可以赚得荣冠的奉献和牺牲,因为荣冠里噙含着壮士的鲜血和汗水。但我更崇敬那头戴茨冠的默默奉献与牺牲,因为在那茨冠的熬煎中,流露出来的是壮士的信念,无私和坚韧。
主耶稣没有像工厂的木匠一样把我做的和别人一模一样,而是像一位高明的艺术家,把我修剪的独一无二。他没有让我一味地改变自己像别人一样,而是引导我在生活中活出天主儿女的单纯、喜乐和慈悲的生命。
第一年,在学习上很轻松,以为是复习初中课程,而我在初中又是优秀的学生,所以这第一年是轻轻松松地玩过来的。对于所谓的“圣召”是很稳定的。从第二年开始,开始逐渐对圣召有了一些认识。
在司铎年即将开幕之际,作为一名神父,我愿意和主内弟兄姐妹分享一些有关牧职生活的反思:一、司铎的身份我们应意识到自己是天主建立教会的礼物,蒙召参与基督的生命和他救世的使命,这就是我们喜乐的根源。
他本身是司祭出身,被掳后在巴比伦继续传达上主的启示。第34章是他责斥当时以色列的「不称职牧人」(即政治、宗教领袖)的经典章节,并宣告上主自己将成为真正的牧者。
我们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怎样对待我们,就像这个小孩,说出的是好话,回报他的也是好话,说出的是坏话,回报他的就是坏话。